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121章(2 / 2)

王家地率先出列,“太后娘娘,陛下中毒一事非同小可,但今日的祭祖大典......”

太后似才回过神来,拭了拭眼角并不存在的泪水,强作镇定道,“祭祖乃国之大事,不可耽搁。”

她环视众臣,“既然陛下抱恙,就由哀家......”

“不可!”李阁老厉声打断,“自古后宫不得干政,何况祭祖乃天子之责,岂能由太后代行?”

太后眸色微冷,“那依阁老所言,该由谁代行?”

李阁老并未退缩,“老臣恳请太后以江山社稷为重,另择晋王暂代!”

箫无衡也在殿中,听见这话咬了咬牙。

祭祖后要斋戒十日,这人是不是存心的?

支持太后的一众朝臣也开始反驳,殿内顿时吵作一团。

太后似是疲惫地闭了闭眼,突然看向一直沉默的谢余年,“谢大人,你觉得呢?”

这一问,叫殿内所有人的视线都移向了谢余年。

谢余年拱手,神色平静,“臣以为,国不可一日无主,陛下龙体抱恙,祭祖大典关乎社稷根本,太后娘娘临危受命,乃顺应天意。”

王家一派闻言,立刻上前附和,“谢大人深明大义!由太后娘娘主持大典,实乃万民之福。”

刑部侍郎李文焕冷笑一声,“今日若开此先例,他日若有奸佞借太后之名祸乱朝纲,诸位可担得起这个责任?”

“李大人,”太后忽然轻笑一声,指尖抚过袖口金线绣的凤羽,“你的意思是,哀家现在应该带着中毒的皇帝去太庙,继续祭祖大典吗?”

殿内霎时死寂。

谢余年垂眸盯着白玉砖上蜿蜒的血迹,不再开口。

锦衣卫指挥使陆铮不紧不慢地出列。

“诸位大人,”陆铮的声音不高,“下官以为,当务之急是确保祭祖大典如期举行,以安天下民心。”

“至于由谁主持......”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殿内众臣,“不如请太后娘娘暂代,待陛下龙体康复,再行补礼,如此既全了孝道,又不违祖制。”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给了太后台阶,又堵住了朝臣的嘴。

太后唇角微不可察地扬了扬,护甲轻轻敲击着龙椅扶手,“陆爱卿所言极是。”

谢余年垂眸,视线不着痕迹的落在陆铮身上。

找到了。

大鱼。

这位锦衣卫指挥使素来以低调著称,明面上更是标榜保皇派。

方才那番话,说得也滴水不漏,就像是早就知晓今日的朝局走向。

“既如此,那便这么定了。”太后一锤定音,转身吩咐道,“盛忠,你随太医留下照看陛皇帝,其余人等,随哀家前往太庙。”

谢余年适时开口,“太后娘娘,萧旌谋逆一案尚未处置妥当,禁军布防也需重新调整,臣恳请留下善后,以确保万无一失。”

第170章 没事了

太后应允下来,“谢太尉既掌禁军,今日起便由你护卫哀家与陛下安危。”

“不过,萧旌谋逆兹事体大,待哀家从太庙回来......”

她忽然抬眸,眼底神色不明,“由哀家亲自送他上路。”

“微臣谨遵懿旨。”谢余年颔首,退至一旁,冷眼瞧着太后在宫人簇拥下款款离去的背影。

宫人小心翼翼地搀扶着昏迷的皇帝转入内殿,盛忠跟着太医提着药箱紧随其后,两人额上皆是细密的汗珠。

“谢大人,”太医压低声音道,“陛下脉象紊乱,这里药材不齐全,需立即回宫诊治。”

谢余年眉头紧锁,目光在皇帝苍白的面容上停留片刻,终是点了点头,“备软轿,从西华门走,莫要惊动旁人。”

“太医,陛下这毒......”盛忠满脸担忧。

太医深深叹了口气,没有言语。

......

谢余年处理完萧旌的关押事宜,忽然驻足,望向太庙方向。

那边正响着一阵阵的钟声。

想必正是关键的时候。

“大人,这位姑娘如何处置?”两名禁军一左一右押着罗姝意过来,她肩上还插着半支箭矢,血迹已浸透半边衣衫。

谢余年目光在罗姝意苍白的脸上停留片刻,正欲开口,忽听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陆铮带着一队锦衣卫快步走近,“谢大人。”

他拱手,嘴角还噙着若有似无的笑,“下官奉太后口谕,过来协助您处理逆党一事。”

陆铮的目光扫过罗姝意,“这位姑娘虽是为秦大公子平反,但事情尚未水落石出,不如先送往锦衣卫诏狱,待到事情查明......”

“两位大人,回宫的马车备好了。”盛忠过来禀报。

“既然如此......”谢余年眼神微动,忽然轻笑一声,侧身往旁边让开,“本官还要护送陛下回京,剩下的事就交由陆大人了。”

说完,不管陆铮作何反应,大步往外走了出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