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114章(1 / 2)

(' “有没有关系重要吗?”谋士周义插话道,“皇上制造出这个结果,让所有人都以为是王爷不择手段,残害手足。在此之前,皇上还一直打着仁义口号,劝我们投降,免得打战后死伤无数。现在的局面就是,皇上本不想打战,奈何我们只想夺取皇位,丝毫不顾及兄弟之情,也不在意百姓的死活。没了民心,往后我们又如何号召更多人追随?”

吴勇越听越气,“难道世人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如何辨别呢?他们是看到贤王怎么死,还是有人给我们作证,并且广而告之?”周义摇了摇头,“都没有,一个都没有。于民心上,我们落了下风,皇上必定会让更勇猛的人发起总攻。”

周义一直跟随成王,是成王心腹里最有脑子的,他这一番话,让成王听得更愁眉不展。

吴勇问怎么办。

周义看向成王,“要想成功,还是得以民心为重。现如今的局面,我们再想北上,赢面很小。倒不如讲和。”

成王:“讲和?”

吴勇说怎么可能,“皇上恨不得拿我们人头祭天,如何愿意讲和?就算讲和,皇上先给王爷一块封地,但迟早有一天,皇上还是会灭口,他不可能对我们放心。”

“我说的讲和,并不是封王,而是在我们现有的地盘自立为王。”周义看向主子道,“既然北上的赢面小,倒不如先蛰伏下来。皇上不是打着仁义的名号么,既然他那么讲仁义,应该不愿意再劳民伤财,那我们提出休战,他就要顾及名声。如果他还非要带兵攻打我们,我们可以造势说他才是不择手段那个,看似仁义,骨子里却冷血漠视。”

成王听明白了,“就算是现在答应了,二哥还是会想我死的。”

“所以我们要趁这段时间,笼络更多的势力,联络其他国家,到时候一起出兵京城,才能稳稳地拿下京城。”周义道。

成王听了,觉得很有道理,“还得是你脑子好用,如果我继续北上,确实于名声不好。但我同样可以传播流言,引起百姓们的疑惑,到时候看看,最讲仁义的二哥,还能不能继续以仁义的名号来出兵。”

说着,成王看向吴勇,“这段时间,还得继续麻烦将军练兵,咱们先养足兵力,迟早要和二哥的人决一死战!”

“好,都听王爷的!”吴勇道。

次日成王就派人去前线讲和,打算就此休战,消息传到京城时,已经是两天后。

第一时间,皇上召见了谢泊淮。

第174章 两全难齐美

仁政殿里,大臣们吵得不可开交。

“讲和?这会不清剿逆王,真以为他会老实?”

“就是,逆王想分割国土,做他的春秋大梦。咱们圣上是得先帝遗愿继承大统,逆王是乱臣贼子,自然是要杀他个鸡犬不留!”

“可是如此一来,劳命伤财,皇上的名声该如何安排?”

“皇上是奉天地祖宗之命清剿逆王,若是不收复山河,这才是无法与祖宗交代。打战总要死人,一些小牺牲,换来我朝的千秋大业,也是值得的,不用管天下人怎么说。”

这时太子道,“自古以来,都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如果强行开战,怕是天下不稳。但逆王还在,朝堂就不可能稳固,还是要一个两全的办法。”

太子的意思很明确,成王必须死,但也得保住皇上仁君的名声。

可是两全其美哪里有那么容易,大臣们商议了好半天,都没个法子,正好这时谢泊淮到了。

众人看到谢泊淮,有些人目光里有了期待,在他们看来,谢泊淮是无所不能的。也有人悄悄鄙夷,觉得谢泊淮杀伐果断,必然支持继续出兵清剿逆王。

“微臣参见皇上。”谢泊淮行礼问安。

“爱卿快起来,朕头疼得很,对于逆王讲和的事,你觉得该怎么办?”皇上殷切地看着谢泊淮,希望谢泊淮能想出好办法来。先帝刚驾崩,朝堂并不稳固,若是他坐稳了皇位,也就不用顾及那么多,直接出兵就是。奈何朝臣们心思不一,皇位太难坐稳。

先帝还在的时候,皇上是最低调的一个,他没有拉拢朝臣,也没有大力培养自己的势力。

以至于现在登基后,朝堂上没几个自己的心腹,要么是其他皇子留下的人,要么就是一些中立派。

谁可以用,谁需要替换,都还在摸索中。

故而这个时候,皇上就要拿出真本事来,让左右摇摆的人坚定选择,也要解决一些心头大患,更要培养出能用的人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