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113章</h1>
而张有善大人的身份就有些敏感了:内务府张光晟大人的父亲,瑞郡王妃的舅舅。
偏偏这时候,韩天栋接到了夏家的报案,夏家一口咬定,薛家要强占他们的商铺。
两件案子,有一些异曲同工。韩天栋也不着急定案,他需要好好查一查。
荣国府连着派人来,倒是让韩天栋有些不满:虽然知道,薛家和荣国府的关系亲密,但韩天栋不乐意查案的时候被人打扰。
所以见着贾环的时候,韩天栋就十分直接:“贾大人,这是官府办案,在案子没有结束前,下官是不会透露任何信息的。”
贾环以为韩天栋是变着法的想贪钱,忙笑着拿出银票:“韩大人辛苦了,学生是知道的。小小意思,不成敬意。”
韩天栋越发觉得其中有猫腻,看了一眼贾环摆手道:“贾大人误会了,在下见你,就是想告诉你,请荣国府不要再来打搅,否则就别怪在下不讲情面了。”
说罢就端起了茶杯,贾环见对方这是端茶送客的意思,也不好再留下,只得起身告辞。
贾环却没有立刻回去向宝钗报告,银票到手,哪里还有拿出去的道理,他如今在内务府,用钱的地方多着呢。
宝钗在府内焦急等着,哪知道下午了贾环才回来,贾环自己贪婪,反倒是告诉宝钗:“二嫂子放心吧,府尹大人收了钱,自然就会替我们办事儿的。”
宝钗一听顺天府尹收了银子,这才放心了不少,又听得贾环说:“府尹大人说了,这事儿闹的人尽皆知的,也不好立马放人,得等着外头议论平息下来,再说放人的事儿。”
宝钗一想也有道理,这才点了点头,夸赞贾环:“还是三弟会办事儿,此番辛苦了。”
贾环丝毫没有心虚,笑着说了两句话后告辞出去了。
而以为真的没事儿的宝钗,在四日后从贾蔷口中得到了一个相当意外的消息。
“二婶子,只怕是不好了,香料铺子的掌柜伙计全都被顺天府的人带走了。”
薛宝钗一听,这才知道事儿真闹大了。
“蔷哥儿,你赶紧去看看能不能打听到,到底是怎么回事儿?”薛宝钗心头一跳,总觉得像是要发生什么大事。
不过薛宝钗和荣国府的信息都不够及时,一直到御史台都开始弹劾张家且案件都上达天听后,荣国府才得到消息。
宝钗知道,这次真的完了。
第161章 翻出旧案刑部彻查
韩天栋有心,御史台有意,于是当韩天栋将一桩十二年前的旧案送到刑部后,闻风而来的御史台立刻开始弹劾张家。
而不同的是,韩天栋的调查的是张有善、张有粮兄弟强占民田、官民勾结的事儿,而御史台弹劾的,是内务府张光晟以权谋私的事儿——内务府采买时候,往往要商人们给张家送巨额银钱,而不是看谁家的东西质量更好。
更巧合的是,前些日子皇后略感不适,太医院说是秋燥热伤风了,毕竟秋爽初至暑热未退,眼看着就要到中秋了,天子没多想直接将中秋宫宴交给了吴贵妃。
吴贵妃哪里知道御史台会弹劾张光晟,此番内务府的菊花全都是从瑞郡王妃的花房采买的,事情一出来,吴贵妃赶紧采取补救措施,倒是没让这菊花出问题,但代价就是自掏腰包补贴了不少。
吴贵妃这儿能补救,但张光晟内务府别的事儿,可就不好补救了。
两桩案子全都和张家有关,天子大怒,当即将案子移送刑部和大理寺,并让顺天府尹韩天栋协助查案。
郭充仪这时候才明白,为何兄长那边传信来,说夏家说有法子。如今事情呈送刑部和大理寺,天子盛怒,那么一切定能水落石出的。
于是郭充仪忍不住摸着自己的肚子,孩子已经六个多月了,若是自己继续原来的法子,这孩子到时候就是保不住的,如今能保住孩子,郭充仪自然是一万个乐意的。
有人欢喜有人忧,瑞郡王从朝里回来,对着宋惠兰摆起了脸色。
“你这是怎么啦?谁惹你不成了?”宋惠兰还什么都不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