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107章(2 / 2)

彭沣挺紧张的,他虽然不认得哪一个是薛家姑娘,但听他姑姑讲过,那姑娘面如桃花,目若秋水,何况,他认得怡郡王妃,也认得左家姑娘,所以在剩下的三个姑娘里,他很容易就猜到了哪个是薛家姑娘。

“雨点真珠水上鸣,更将青盖一时倾。”宝琴笑着先开了个头。

宝琴自然也有打量彭沣,其实彭沣生的不错的,身量修长挺拔,眉目清俊,如临川玉树,若是不行走的话,是看不出任何问题的。

听了宝琴的句子后,彭沣也就开了口:“濯濯雨中荷,粼粼花底波。”

意思已经十分明显了,黛玉等人都没抢话,宝琴倒是坦然,接了一句:“南轩面对芙蓉浦。宜风宜月还宜雨。”

这一句接的很妙,那荷花适合风中看,适合月中看,更适合雨中看。

“有诗还得有茶,有茶还要有好点心。”萧轻舟故意接的是这一句,正好彭沣煮茶。

他煮茶,宝琴就想起来一句话:取火侯汤,烧水煎茶,无非是道。

“怡郡王府的点心美味,人尽皆知。”乔兰若笑道。

恰逢雨停,紫鹃领着丫头送来点心,其中有一道,是双色荷花糯米糕,摆在了甜白釉碟子上,一个一个甚是可爱,还真有几分盛放荷花的味道。

乔兰若则看上了酿梅:“这个最好了,酸甜清香。”

酿梅是将生姜、杏、梅、李、紫苏切成丝,以糖蜜渍之,纳入梅皮中制成。

“有茶有点心,有诗有美景,我今日是大饱口福,大饱眼福。”萧轻舟一句诗也没有作,但心情很好。

因为看样子,他是能回去顺利向母亲交差的:母亲念叨表兄婚事多日,他平生最怕女人唠叨。

果然,淳老王妃听了儿子回来的话后,顿时喜上眉梢:“我就说我眼光不差嘛,那姑娘是个聪明的。”

萧轻舟忍不住想:前几日娘你可不是这么说的,你不是翻来覆去叨念,说万一人家姑娘嫌弃你表哥是个跛脚的,可怎么是好。

不过这话他也就想一想,可不敢说出口。

淳老王妃虽然高兴,但还是等着黛玉那边给了她一个肯定答复后,才去向弟弟弟媳说,让他们找冰媒上薛家去提亲。

这事儿自然很快就被关注怡郡王府动向的吴贵妃和瑞郡王妃知道了,宋慧兰听说那薛家姑娘是薛宝钗的堂妹后,赶紧就找了薛宝钗来问个究竟。

第153章 自作聪明反被打击

宝钗从瑞郡王妃口中得知,宝琴竟然许给了大理寺卿家的儿子,这人还是淳老王妃的内侄后,立刻感到了妒忌:她一个被梅家退亲又无父无母的孤女,竟然还能嫁的这么好?

虽然听瑞郡王妃说了,那男子是个跛脚,可这有什么关系呢,他的出身那么好,家里父兄都有出息。

宝玉倒是样貌堂堂,但却是个没出息的。更不用提,宝玉对自己已经是厌恶之极。昔日自己也觉得宝玉样貌堂堂,可如今真做了宝玉的妻子,才知道,这样貌最不值一提,一个男人,空有样貌,没有出息,不能顶立门户,有什么用。

“你那堂妹,看来是个聪明人。”瑞郡王妃没见过宝琴,问宝钗,“想来容貌出色?”

宝钗回过神来向瑞郡王妃讲起宝琴的容貌学识,又提到两家断亲之事:“她是捡着高枝儿飞的,自打见怡郡王妃地位高,就赶着攀上了,与我再无往来了。”

宋慧兰一听,哦了一声,心底倒是想:也难怪,你哥哥打死了人,你倒是嫁了人不用怕,人家一个待字闺中的姑娘,避讳也正常。

不过这些话她当然不会说出口,反倒是附和了两句:“人往高处走,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儿。如今怡郡王妃可了不得,又通过你这堂妹,跟淳老王爷一家子拉近了关系。陛下皇后娘娘都对她格外高看。”

宋慧兰想起上一回宝钗出的主意,马场的事儿,要不是怡郡王妃运气好,指不定就摔了个半身不遂呢。到时候,三皇子难道还能喜欢一个半瘫的媳妇?

于是宋慧兰又问宝钗:“你同怡郡王妃相处多年,她这人难不成就真的没有弱点?”

宝钗想了会儿:以前的林妹妹,多愁善感爱哭小性子,哪哪哪都是弱点,所以自己和母亲才能轻松拿捏,送点儿燕窝她就感激涕零的。但自打她被挑中赐婚给了三皇子,简直是彻底变了一个人,冷血无情六亲不认,就是贾母这个外祖母,显然也是不值得她费心的。

看着瑞郡王妃殷切的目光,宝钗忽然灵光一现:听说怡郡王和怡郡王妃夫妻情深,若是怡郡王有了侧妃新欢,那怡郡王妃的日子,还能这么悠闲吗?

“怡郡王妃此人最是重情义的,听闻王爷王妃十分恩爱。只不过怡郡王妃的身体一直不大好,那时候都说怕不好生养。”宝钗侧面进言,“所以,只怕还是早早有了侧妃,才好替怡郡王开枝散叶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