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超级看本 > > 我靠拍电影整顿娱乐圈[九零] > 分卷阅读19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95(1 / 1)

“师姐,我觉得他们不对,他们误解你了。你看你的片子,都能在戛纳拿到金棕榈,还有最佳导演奖,奥斯卡和金球也认同你。你拍的片子都是非常有深度,非常有内涵的。 像《白蛇传》那是探索解构人类的‘欲望’,像《西行》探索的是规则或是叛逆,我觉得都特别好。 是他们误解你了,你可以再把这些主题深化,拍出更有深度的片子,大家就能认同你了。” “我为什么要他们认同?还有,如果我的片子没有获得戛纳,没有获得奥斯卡,是不是这些主题就不存在了?” 池影的问题很尖锐,“你如果要想表达自己的内心,那么你就不能以别人的判断作为导向,你要有一颗坚强的内心,你要有你自己的探索,自己的表达欲。 其实我刚才说的那个问题也是个伪命题。电影确实是艺术,而艺术片和商业片则是人为的给它定义。同样一个故事,不同的人看到它,获得的内心感悟是不一样的。 就像我当时在威尼斯,接受《好莱坞报道》采访的那样,这种定义是人为地割裂。 像一部《西行》,你看到的是‘规则’,看到的‘叛逆’。但是也有可能很多观众看到的是‘少年’,看到的是他们自己的往昔岁月;还有一些观众看到的是神话故事,是精彩的特效。 这些东西融合在一起,满足了不同的人,才能尽可能最大化观众群,这样才能让你的电影有立足之地。你不能是为了满足一小波人去拍电影,那样你是没有发展前景的。” 第115章 监制另一种形式 池影的一席话,让赵望星陷入了沉默。 池影本身是好意,但对于这种刚刚进入职场的年轻人,她说的话其实是有点多了。 看得出来,赵望星这个年轻人,是真的喜欢电影艺术,但是他把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品来看待,而不是作为一件工作、一项事业,或者是一种热爱来看待。 更要命的是,他是发自肺腑的喜欢那种阳春白雪,玄之又玄的调调。 这个时候的赵望星已经大学毕业,是个标准的成年人,三观都已经形成了,对于这种已经形成的思维定式,是很难改变的。 池影也不能再多说了,“望星,你要明白的一点是,你一方面觉得别人不对,但是另一方面又想获得这些人的认同,这就非常困难了。” 藏在这些话背后的含义,池影不好说的太明白。 因为赵望星刚刚步入社会,他的内心并不强大,在他固有的思维模式中,还有一种对传统权威的盲从,偏偏现在国内的电影权威还是老一辈的电影人。 像池影刚刚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进入剧本中心时,内心已经非常强大了。 事实上这种强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前世漫长的岁月积累而形成。 她知道她想要什么,她也知道怎样才能完成这些目标。所以外界对她的评价,权威对她的无视,甚至是贬低,她都无所谓,甚至视而不见,连头都不回一下。 她只是按照自己的计划,一步一步的走到自己的目的地,拍出自己喜爱的电影。但是对于赵望星这样一个真正的20来岁的年轻人来说,这种要求着实过于苛刻了。 “望星,你在大学时有没有写过剧本?” “写过一些,但是后来觉得这些应该是由编剧来完成的,所以……” 池影终于听懂了,合着赵望星根本就没有独立写过一个完整的剧本。 按照常规,并不是说每个导演都要自己去写剧本,但是你最起码有一个能把故事讲圆的能力。 网?址?f?a?B?u?y?e?í????????ē?n?2???2????.????ò?M “望星,在现有的电影市场上,只要不是那种纯意识流的电影,总要有一个基础故事作为框架。你有一个创意,你想把它变成光影,传递给观众,这中间有一个过程。如果不是自己动手,那你肯定需要找一个合适的编剧,告诉他你的创意,再由他来加工完善,变成一个成熟的剧本。 这中间就有可能发生偏离,有可能他get到你的意思,按照你的要求写出了你想要的故事,但也有可能他在这其中加入了自己的想法。 如果是后一种情况,那他讲的故事还是不是你心中的故事呢?如果不是,你应该怎么办?你是按照这个剧本来拍,还是让他去修改,或者是弃之不用重起炉灶?” “可是我知道,有些导演拍电影是没有剧本的。”赵望星辩解道。 “呵呵呵……”池影知道他说的是谁了,但这个世界,又有几位这样的导演呢? 剧本剧本,一剧之本,它才是根本。 “望星,你看,我们现在是在筛选‘青年宏图影展’的这些参赛影片。可是如果让你现在去参加这个比赛,拍一个短片给我,你会做出什么样的东西给我?这种比赛是一个机会,同样也是一个命题实践,你如何完成这件任务?” 结果赵望星心里又没底了,他迟疑地跟池影说道:“师姐,我刚毕业,我觉得我还要多学习一下……” 池影心说,孩子,我也尽力了,实在是没有办法再说更多了。 她心中隐隐有一种猜测,后来稍微闲一点,池影就私下里去问了韩主任,为什么会挑这样一个大学生到剧本中心来? 结果韩主任非常自豪地告诉她:“赵望星的专业成绩非常突出,我当时到你们学校去的时候,老师们都向我推荐他是,他是应急毕业生中导演系的专业第一名!” “那他有没有其它什么实践成绩?档案里有写吗?” 韩主任仔细想了一下:“那好像没看到。” 韩主任当时挑池影过来的时候,就是因为池影的专业成绩特别突出。 但是还有一点韩主任可能忘记了,当时是雷大佬事先向韩主任推荐过池影了。 雷大佬其实并不知道池影的专业成绩如。他作为一个集团的副总裁,怎么会去关心一个大学生在电影学院里的专业成绩。 之所以向韩主任推荐池影,主要是她在校期间参加过很多次比赛,获得了不少优胜奖。有的时候就是雷大佬颁奖了,所以才让雷大佬有了印象。 而这些经历有可能在档案中体现,也有可能压根就不提,所以韩主任忽略了这些。 池影这下也明白了,说白了就是赵望星这个孩子,在学校里成绩特别好,是个好学生,但是他的动手能力怎么样无人知晓,也没有经过实践检验。 甚至通过这段时间的了解,池影甚至隐隐觉得,这个年轻人的 动手能力可能真不怎么样,他也许更适合去一些专业学术机构做研究,而不是自己独当一面来拍片了。 好在孩子还年轻,她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她更不能跟韩主任说,“主任,你挑了一个不会拍戏的学术人才过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