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人都认为这位姑娘的戛纳之旅到此为止了。 不过池影想了一下,“这一刻,我估计全世界都在看着我们,能否请我的合作伙伴和我的主演们都来共同享受这一刻?” 听到这话,雅各布主席和乌玛主席都很识趣的把主看台让给了《西行》剧组。郑志宏整理了一下衣服,拉着陈总监,还有另外几位盛装的男女演员们走上了看台,大家簇拥在池影身边,一起举起了那座金棕榈奖杯。 这一刻历史将铭记。 九十年代初那一次,华国电影人第一次拿到金棕榈的时候,国内一片欢腾,尤其是电影人几乎是狂喜,以为华国电影繁荣复兴近在眼前。 但那之后,华国电影还是在节节走下坡路,观影人数一减再减,市场一缩再缩,电影人们依然没有看到任何市场复苏的迹象。 这一刻,池影和同伴们高举着金棕榈的画面,在向世人昭示——此时才是华国电影的真正崛起。 因为有着越来越多热爱电影的年轻人,主动和前辈们一起扛起了华国电影复兴的重担。 他们奋发图强,他们无所畏惧,他们拼尽所有热情,他们只想让世界看到华国电影,让华国电影重新绽放独特魅力! 第109章 热映起飞 池影在法国戛纳电影节获得“最佳导演”奖和“金棕榈”大奖的消息传到国内以后,国内的情况非常诡异。 首先是官方,一片欢腾,简直就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因为池影作为系统内的青年导演,一下子就拿到了欧洲三金中的戛纳双金,这都是大家巨大的工作成就,堪称“艺术性和商业性”双丰收了。 一直以来,在国内的宣传导向上,就觉得法国戛纳“金棕榈”是电影艺术殿堂的最高奖项。主要是因为90年代初的时候,陈国栋的那部电影首次拿到金棕榈后,华国电影人太过欢喜,所以宣传上抬得太高了,以至于顺带着陈国栋那帮人在国内的地位都超凡脱俗,无人能比。 国内普通老百姓都知道戛纳的分量,也是因为把戛纳捧得太高。 以至于后来一些国内地下电影,简直豁出一切都要去戛纳上面炫一下,搞得国内都不好说什么,只能低调内部处理了。 像现在池影代表电影局,代表艺术中心,代表华影集团堂堂正正的拿了“金棕榈”,这简直比那些不受约束的“艺术人士”要强上一万倍,所以官方人士都特别高兴! 现在,无论是部里还是电影局,再加上华影集团,大家相互之间见面了,都要先握手,互相吹捧一番——大家的工作成就有目共睹呀! 然后就是国内的各种电视、广播媒体,以及各类杂志报纸,都争相用头版头条来报道这则消息,“池影”和《西行》,在国内简直是无处不在。 到处都是池影拿着“最佳导演”玻璃奖杯,以及整个《西行》剧组举着金棕榈的照片,这意味华国电影人在国际电影艺术殿堂上又跨上了新的高度! 大家都觉得,今年到处欣欣向荣,国内电影市场也逐渐走向繁荣,现在又能获得这样的国际奖项,实在是太好了! 国内主流网站上也是头版头条滚动报道这则消息,其中电影频道还放出了预告,说要做一系列《西行》电影专访。这时候他们派出专业采访组的优势就发挥出来了。他们有着大量的第一手现场采访素材,可以从各个方面报道这一届戛纳电影节,总算是圆满完成工作任务,载誉归来! 不过在这一片举国欢腾中,没有任何一位传统电影界的权威人士或者是评论人员出来说什么,彻底是半个字都没有。 因为这个现状实在是太让他们难受了。 他们之前有很多自诩为“艺术人士”的专家们都在骂池影,说她是“浑身铜臭,毫无艺术可言的黄毛丫头”。 但是现在,人家一下子拿了你们平日极力吹捧的最高艺术奖项——戛纳金棕榈,还有”最佳导演“奖,你到底是骂还是不骂呢? 你们要是骂,骂什么?骂戛纳堕落了,还是戛纳瞎了眼,亦或是戛纳也没有艺术性?那不等于是自扇耳光吗?之前你们都这样吹嘘戛纳,甚至对那些跑到戛纳想炫耀一番的地下电影都抱着暗自同情的态度,现在这又算怎么回事呢? 你们想吹捧,更没法转弯了,之前的那些话已经放出去了,这不更是自扇耳光吗? 所以干脆,现在是没有一个人出来说话。 但是各大网络论坛上,《西行》又是屠版了,这个年代能上网的几乎都是年轻人,而且基本上都是经济环境还可以的。 他们本来就非常喜欢池影,再加上之前海角论坛上那个海外人士的帖子,这些网友们都觉得池影受到了打压,就因为是年轻人,就因为她愿意拍大家喜欢看的电影,现在能在戛纳拿奖,简直就是向封建遗老遗少们宣战,又取得了巨大成就。 所以每个跟《西行》有关的帖子,到最后都是“池妖万岁!”,哗啦啦的齐刷刷排队跟贴,但是网友们乐此不疲,跟的特别起劲…… 不过,所有人当中最开心的,当属各地电影公司的老总们和院线的从业人士。 今年的暑期档无疑又是一个“丰收年”,这几乎已成定局! 一个档期能干得过过去全年票房收益,搁在谁身上都要乐开了花……现在唯一的遗憾就是,还有一个多月才能上映,远处的钞票在向他们招手呀! 《西行》预告片播出的效果非常好,大家都觉得,还是要趁早加紧做准备,免得到时候措手不及,真是有的忙了。 现在池影的电影上映也不需要看片会了,都是这些老总们都是争相去华影集团那边拿拷贝,有的比较性急的甚至都要提前去蹲守,免得被别的省市单位捷足先登占了便宜。 不过这些老总们私下里都还是相互联系的,他们之间还假模假式地感叹:“太忙了!一年到头没得歇,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呀!”——大把挣钱,日进斗金的日子永远没有头才好呢! 现在几乎一年四季都有黄金档期挣钱了,不用再苦哈哈的干等每年年底马援朝的贺岁片。 首先头一年年末,第二年开始,就是贺岁档,甚至现在贺岁档都不一定只有马援朝的片子了,老百姓一年忙到头,也乐意在这个时节走进影院乐呵乐呵; 贺岁档结束以后,很快又是情人节档。像今年二月份,钱师妹的《单身日记》上映以后特别受欢迎,在整个二月份的观影势头极其喜人,最后放映结束后,总票房也超过了3,000万大关。所以情人节档又成了国内一个非常热门的档期,年轻男女特特别喜欢这个时节走进电影院,买两 张情侣票,看看爱情片,度过一个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