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的平台,看着都高兴。 卫小敏现在也有戏拍,虽然拍的多数是电视剧,可她很有干劲儿,这可比以前踩着箱子木板唱小戏来快活多了。所以卫小敏对每一次出镜机会都非常重视,也时时刻刻都在向周围的人学习,就像于老师的说的那样——“你要好好演,多多学。对于演得好的人,你要看人家比你强在哪里,对于演得差的人,你要看这人犯了哪些错,你绝不能犯同样的错。” 于老师对他们是真的好! 卫小敏是第一个接到池影试镜通知的人。 而郑志宏向池影推荐的那位老师也差不多30岁左右,叫何艳玲。 何老师原来是唱越剧的,人家曾经参加过梅花奖的角逐,这也是华国戏曲界里的最高奖项了。 结果传统戏剧不景气,他们浙省的戏剧团之间要相互合并,何老师原来所在市级剧团并到了省剧团中去。 但是省剧团原来就有更杰出的人,这下何老师就没有办法演第一女主角了,当时她就萌生退意。 正好也有认识的朋友离开戏曲界,去了影视这一行,就帮着带她进了这个圈子。 何艳玲后来跟郑志宏认识了。郑志宏觉得何艳玲各方面条件真是特别好,所以这次有机会也就跟池影介绍了。 池影人员通知完毕,正式试镜的时候,还把小伙伴们叫上了,陆伟、孙妍妍他们都过来了,甚至把之前合作过的北影厂一个化妆师都叫过来。 化妆师王姐做这行也小半辈子的,化妆技术非常厉害,而且王姐还会画戏曲妆,因为他们家就有唱戏的人,所以对这点子事是手到擒来。 不过池影跟谈逸聊起这事的时候,总感觉有点烦。 她现在倒不是怕用太美的演员自己压不住,但这次合作的演员,除了付远琛,多数都没底,总有点惴惴不安。 谈逸就安慰她:“你不要想太多,能用就用,不能用就算了。少爷这边能拉下脸来开口,你就给他女朋友一个机会吧!付远琛其实是个对表演很有追求的人,郑总也是个靠谱的人,卫小敏我们也都见过……不过你记着,到时候真要是试镜的时候,你把少爷也叫上,让他也帮忙看着点,有他杵在现场做个标杆,有时候帮忙搭搭戏什么的——你听我的没错。” 试镜那天,卫小敏是第一个到现场的人,她等了一会儿,就看到后面几个女生,心里有点惴惴的,尤其是看到樊阿灵和何艳玲以后,整个人彻底凉了。 池影过来时,第一眼见到何艳玲,就知道女二号妥了。 因为何艳玲不仅漂亮,而且气质特别好,可能是经历过的事情比较多,人看着很沉静,而且十几年的戏曲生涯的浸淫,举手投足间的戏曲范儿很足。 池影就让何艳玲先来第一个试镜,如果这个角色当下能确定的,后面就不要再找别的演员来试了。 这场戏是女二号戏班当红名角“江玉珍”发现自己开始衰老,不再是最青春靓丽时候的反应。 整场戏就这么是一句话提示词,甚至连台词都没有。 但是何艳玲听看到了这句话后,就自己做主,去了化妆那边上了“三白”底色,然后就坐在一张道具化妆台前。 就见“江玉珍”坐在镜前,用黑油彩慢条斯理地勾眼线,但是勾着勾着,似乎发现镜子中的自己脸上有一道细纹,于是她轻轻探近了镜子,仔细确认——真的是有一道细纹! 由于江玉珍年纪还不到三十岁,但是由于长期用铅粉上重妆,所以老态已显,似乎再多的铅粉也掩饰不到那道细纹了。 江玉珍不禁开始恐慌,先是疯狂地用衣袖擦镜子,似乎觉得可能是镜子上沾了什么脏东西才显示的皱纹。 但是后来锃明瓦亮的镜中,自己脸上那道细纹还在,不禁悲从中来,在桌子上胡乱抄起一把梳子,拼命砸镜子。 很快镜子碎得稀烂,江玉珍一把把桌上的东西都扫到地上,又咬牙切齿地用脚跺那一地亮晶晶的杂物。 这段戏即兴发挥的戏,从头到尾没有一句台词,可是仅仅从动作、神情中,就感受到何艳玲深厚的演技,几乎就是把池影和陆伟看得毛骨悚然,脊背发凉。 “行了,何老师,您可以了!”池影赶紧喊停,结果何艳玲瞬间就恢复正常,看得陆伟叹为观止。 池影接着说道:“何老师,我们这边大约4月份开拍,您演戏里女二号,您看档期合适吗?” “可以的,池导,都按照您的安排来。我没有任何问题,能参演您的电影是我的荣幸。” “不敢当不敢当!何老师,等一下我让我们的制片主任跟你签个演员合同,可以吗?” “可以的。”何艳玲眉开眼笑,之前郑志宏开口向池影推荐的事,她心里很清楚,她对自己也有自信,但是凡事没到最后一刻,都不好下定论。 而且何艳玲也知道,池影现在是国内风头最劲的导演,人家都拿了金球创了记录,不知道多少 人削尖了脑袋要往池导的戏里钻,她很珍惜这次机会。 “谢谢何老师,等我们这边等一下后面还有几个演员试镜,要是有需要的话,能不能麻烦您帮忙搭个戏?” “可以,没问题!”何艳玲知道,这就是把她当自己人使唤了,“那我是去卸妆还是等一下就用这身妆扮?” “您先去卸了吧,等下你是搭戏的,要上妆的是来试镜的人。” 第二个试镜的是卫小敏,这一段要试的戏说的是女一号“潘晓燕”的师父“江玉珍”对她的欺压,要表现潘晓燕表面柔弱可欺,可内心却充满了反抗,为潘晓燕以后的报复埋下伏笔。 就江玉珍半闭着眼睛,靠在自己的躺椅上,潘晓燕站在旁边学唱词,江玉珍唱一句,潘晓燕跟着学一句。 过去戏班子的人文化程度低,基本上没什么人识字,各种传统戏词唱腔都是师徒之间口口相传的。有些记性好的人一遍就能记住,有些记性不好的话可能要好几遍。 潘晓燕其实已经算记性不错的了,但是江玉珍在教她的时候,时常故意吐字不清楚。潘晓燕听不清楚自然学的不快,后来连续几次跟错一句,姜玉珍就一戒尺下来,劈头盖脸打在潘晓燕的身上,几次下来之后,潘晓燕终于受不了了,试探着问,“师父,我听不清楚……” “你聋了吗?是听不清楚还是人蠢记不住?我师父当年教我,我都是一遍就记住了!”说完又是一戒尺。 “师父,我能不能看看工尺谱?” “你这么蠢还想这些有的没的?你师父我这么多年都没见过工尺谱,怎么?就你识字儿是吧?大小姐,你也别看了,你现在不是潘家的大小姐了,你是下九流的臭戏子!” 说完江玉珍干脆站起来,对着潘晓燕头脸歇斯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