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测完几千个孩子的数学水平,宋河心中下结论,他们已达到高考数学卷逼近满分的实力,大部分孩子应该已经涉猎大学数学了。
看似小学生,实则大学生,初高中六年课程一学期速通……宋河满脑子都是逆天二字奔腾而过。
“好,相校长讲解的很好,剩下的我来讲吧。”宋河打开话筒。
相晓桐又奇怪地扭头看他一眼,她当然不知道宋河刚刚是抽时间给学生们疯狂测级别,不过她倒也不较真,乖乖关了话筒,托腮在一旁静静听。
“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宋河开口讲述,“用来描述液体和气体运动。”
“这也是个很邪门的问题,你乍一看,会觉得它就是普通小题,放在大学微积分练习题里充当课后作业的货色,但等你真上手去做,会发现死活搞不出来,不起眼的小题骤然间膨胀成面目狰狞的怪兽。”
“全世界的船舶设计师和航空工程师,都在盼着这个数学难题被彻底攻克,一旦攻克,可能会推动交通运输行业的进步,因为迄今为止,船舶设计师和飞机设计师们其实都是稀里糊涂在工作,用一些近似方法求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特例,然后造出来试试。”
“庞加莱猜想,已经被解决掉了,说句不要脸的话,拓扑领域我也挺擅长,如果我早生几十年,没准解决庞加莱猜想的就是我,你们相校长也是,她在拓扑研究上也很有灵性,早生几十年可能也是她解决这问题。”宋河说。
“吹牛逼别带上我。”相晓桐打开话筒。
全场大笑,学生们努力想忍,但没忍住,笑声泛滥起来。
宋河也笑得很开心,偶尔吹吹牛逼还蛮爽的,老婆也挺有幽默感。
“开个玩笑。”相晓桐又对着话筒说,“我是够呛能行,但你们宋校长是确实有这个天赋,关于你们宋校长拓扑领域的成就,稍后我做一点补充。下面请宋校长继续。”
“下一个,伯奇和斯温那顿-戴尔猜想。”宋河笑着继续讲。
“这是一个比较纯数学的难题,意思是它暂时和其他学科关联不大,不好说解决了它能对人类发展起什么作用。”
“但万万不可轻视,数学的魅力之处就在于它非常超前,很多曾经的纯数学研究,最后都用在了工业、军事等非常关键的领域。毕竟数学是对世界的本质进行总结,一切高深莫测的数学都必然对应隐藏极深的世界法则。”
“最后一位,霍奇猜想,代数几何领域的大难题,被称为拓扑学上空一朵乌云。”宋河说,“知道为什么我把霍奇猜想放在最后吗?”
学生们纷纷摇头,茫然不解望着校长。
“和前面的其他千禧难题不同,霍奇猜想是最难理解的一个。前面那些难题,你稍微学一学至少能读懂题目,而霍奇猜想,外行连题目都看不懂,它太抽象了。”宋河道。
“刚刚我说了,我在拓扑领域有点造诣,有些同学可能想问了,校长这霍奇猜想也是拓扑上空的乌云,你解一个看看?”
“我的答复是不可能,累死我吧,我试过,确实太难,搞不定的。”宋河吐槽。
学生们笑成一片。
“我并非专职数学家,如果我只有数学家这一个工作,把半辈子搭上去拼,坐它三十年冷板凳,没准有两分胜算。但我主业是生物学家或者医学家,大量精力用在医药研发上,就没耐心搞霍奇猜想了。”宋河笑道,“这个寒假我在这教大家数学,闲暇时我可能搞一下试试,但基本没可能成功。”
“校长您肯定行!”杨玉突然吆喝一嗓子。
礼堂气氛马上炸了,掌声雷动,学生们兴奋呐喊:
“校长您能解出来!”
“校长肯定行!”
“校长把霍奇猜想斩于马下!”
宋河笑了,连续比了好几个安静手势,学生们的躁动才按捺下去。
“同学们支持我,我很高兴,但数学这玩意儿不是拔河比赛,也不是靠暴血就能赢的战斗,不会就是不会,再怎么情绪激动也不会。”宋河道,“我会试一试,但不要抱期望,因为期望没用。”
相晓桐打开话筒,“刚刚说到庞加莱猜想,现在又说到霍奇猜想,我来讲讲你们宋校长在拓扑领域的造诣。”
“你们宋校长最有名的代表作,宋河流形,基本可以说是脱胎于拓扑流形领域,近几年数学界开辟的最大新领域。霍奇猜想是拓扑上空的一朵乌云,宋河流形可以说是拓扑上空的一道彩虹。”
“但比较尴尬的是,目前全世界没有其他数学家能完全看懂这道彩虹,我也看不懂,真的太复杂了!”
第1381章 疯狂的交卷速度!
“那么,宋河流形如此伟大的成果,最初是怎么出现的呢?”相晓桐说。
“有些同学可能会想象,是你们宋校长一拍脑门想出来的,闭门造车无中生有硬造出来的,不是!”
“真实过程是,你们宋校长原本没想做宋河流形,是在解决其他猜想的过程中获得灵感,并不断吸收各路数学家创造的新工具,最终才完成这一成果!”
“用挖矿来比喻整个过程,像是有人声称山上有铁矿,于是你们宋校长去挖铁矿石,挖着挖着工具钝了,借用其他矿工的镐头炸药继续挖,最后挖出的不止是铁,而是黄金!”
宋河点点头,“说到这里,就牵扯出咱们千禧难题冲刺班的目标了!”
“名字是叫千禧难题冲刺班,但肯定不可能真指望你们这些孩子去解出来,胜利果实不是一朝一夕能摘取的,或许你们二十年后有破解千禧难题的实力,但绝不是现在。”
“冲刺班的目标,只是培养你们的学习能力和数学思维,最好让你们在挖掘金矿的时候,能挖出一些铅矿石英,就算你们正式踏入数学家行列了!”
“没错!”相晓桐附和,语重心长道,“你们无法破解千禧难题,但在奋力追求答案的半路上,会收获一些其他成果,这些半途收获的小成果才是冲刺班的真正目的!”
现场全是聪明孩子,点头如捣蒜,完全理解校长的意思。
他们才小学年龄,指望他们去解资深数学家搞不定的千禧难题,确实过于痴人说梦。
但拿着千禧难题当一个目标,以此为方向刻苦学习,还是不错的模式。
“冲刺班会由我和相校长亲自教学,寒暑假集中授课,平时远程授课。”宋河道,“考虑到不是所有同学都想研究数学,咱们冲刺班不强制参加,自愿报名!”
相晓桐打开话筒,“有多少想来冲刺班的,举下手我看看?”
哗啦一下,全场数千条手臂高举!
密度相当之高,平均十个孩子里有七八个举手,而且举的毫不犹豫!
宋河和相晓桐都有些傻眼,这么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