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超级看本 > 都市传奇 > 我靠打爆学霸兑换黑科技 > 我靠打爆学霸兑换黑科技 第515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我靠打爆学霸兑换黑科技 第515节(1 / 2)

(' 蒲松春:“关于磷的利用,我和夏万三认为还是转化成肥料更好,增高粮产也有经济效益。凌奕奕则希望制造磷燃烧弹,幸好她暂时没找到燃烧弹的生成方式,目前我们还是专攻凌菌化肥和沙漠胶水。”

后面是蒲松春发来的一大堆实验文件,几乎把每天实验室数据都打包了,宋河没法从头到尾看,草草翻了个大概。

他很欣慰,看上去学生们真在拼命搞科研,除了三个省状元外,还有不少班里同学加入每天的研发工作。

过去这两个月,实验室景象必然如火如荼!

娄景辉:“老大我顺利返程了,回地球后还要进行适应训练,交接一系列工作,大概八月份我能回去找你报到,不出意外的话,我能拿到一个很有价值的科研项目,但暂时不能说,是保密的。”

宋河的嫉妒之心又跳动起来,娄组长也是出过地球的人了!

不敢想象他回实验室之后,得瑟的嘴脸能嚣张成什么样!

吕承恩直接发来了全新的进化图谱,个别进化路径被标注成红色高亮,宋河看了看注释,高亮部分是一些首次发现的进化路径,发个四五篇顶刊大子刊没问题,至于具体的应用价值很难评估。

纪天和则发来了肿瘤送药菌的电镜照片,两个月过去,送药菌的形态结构变化巨大,但从小鼠实验数据来看,距离临床应用还有一段距离。

至此,积攒的消息全部翻完。

科研团队有新进展了,但进展都不算大,这也在宋河的意料之中。

没他这个顶梁柱负责开路,大家只能遵循正常的研发进度,短短两个月很难取得什么大突破。

宋河打算暑假往实验室里扎一扎,亲自给实验团队提提速,争取假期憋点大成果出来。

但暑假来临之前,他还有重要的事情要做。

第699章 要不要来考我的博

【感谢世界各地学者的投稿,神经元奖第一个奖项问题已解开】

【小林加尔猜想由楚龙、宋河率先共同证出,奖金300万已颁发】

【大林加尔猜想则由杨静山、宋河同时独立证出,1200万奖金将平分为两份600万,分别颁发给两位证明者】

【同时,有12位其他学者也证出了小林加尔猜想,1位其他学者成功推进了大林加尔猜想的部分内容,但由于投稿时间较晚,未能获得正式奖金】

【神经元公司将为这些学者各颁发2万元感谢金,以示对投稿的感谢】

【小林加尔猜想解证论文将会公开刊登,以推动数学进步,大林加尔猜想由于涉及本公司商业机密,5年内暂不公开详细解证】

【此外,在解证大小林加尔猜想的过程中,宋河探索出了全新的数学猜想,相关论文将会发表在《前沿科技大学学报》上,我们相信新的数学猜想将会拓展出全新的数学领域】

神经元公司在官网上登出公告,宣布奖金归属。

紧接着,前沿科技大学的官方账号也贴出公告:

【《前沿科技大学学报》本月起办,将刊登神经科学、生物工程、数学分析、代数几何、机器学习、量子物理、行星科学、流体力学等多个领域的突破性文章,内容大多来自前沿科技大学的研发进展,也接受世界范围内的学者投稿】

【《前沿科技大学学报》实行浮动版面费,将根据投稿文章的前沿性、可复现性、价值展望等评估含金量,含金量高的文章可不支付版面费,并可获得数额不定的奖金】

两条公告一出,媒体争相报道!

网民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天价奖金和重复领奖的宋河身上。

“数学题这么值钱?奖金赶上双色球了,我后悔没好好学数学了。”

“你好好学也就那样,数学这玩意儿不是你努力就能会的,三分靠打拼,九十七分靠天赋。”

“宋河是宋河素的那个宋河吗?生物学家怎么跑去搞数学了?重名?”

“应该就是一个人,江湖传闻说生物狗不懂数学,宋河牛逼的原因就是他除了研究生物之外,同时还是数学大师!”

“你们去搜日内瓦数学论坛的新闻,宋河破开过学术界困扰许久的难题,这没法喷,应该是真有本事。”

“是不是有啥黑幕啊?内定的获奖名额?”

“黑幕个屁,区区几百万奖金,宋河躺在床上收一星期专利费就够了,他不可能在乎这点钱!”

偶尔也有关注《前沿科技大学学报》的,基本都是学者在好奇,大学办自己的刊物很常见,稍微好些的学校都会试着办出点名堂。

学者们主要感慨前科大多财多亿,居然可以免掉版面费,还能支付一笔稿费?

许多学者主动打听稿费能给多少,衡量是否要投稿赚点外快。但大部分学者还处于观望状态,毕竟新期刊能不能办好还有待观察。

公告登出后不到一周,第一期《前沿科技大学学报》正式出版!

最初几天没引起什么关注,直到阿贝尔奖的颁奖典礼。

邓浦和获得阿贝尔奖,万众瞩目,多家媒体全程直播,相关报道也是铺天盖地!

有记者采访时抛出问题:“您对于前沿数学的展望和期盼是什么?有什么数学进展是您比较感兴趣的?”

邓浦和想了想,“太多了,我感兴趣的方向太多了,人生剩下的时间,我还是要继续钻研ns方程,我不指望能做透彻,但多钻一点是一点,给后生晚辈们开开路。”

随后,邓浦和又补充,“新的数学研究每天都在诞生,看上去很繁荣,但大部分经不起时间考验,像大夏天下雪一样,纷纷扬扬落下来,转眼间什么都不剩。”

“但近期有一个成果,应该是可以在数学界立足的,感兴趣的朋友去订《前沿科技大学学报》,数学版面第一篇,宋河刊登了一篇论文,提出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猜想,构建了……宋河流形!”

“我有预感,宋河流形会非常有潜力,值得数学工作者们广泛关注,说不定几年后会出现一大批靠宋河流形吃饭的学者,我已经让我的学生尝试着理解一下。”

记者嗅到了热点话题的气息,连忙追问:

“您可以向公众简明扼要地科普一下,宋河流形是什么东西吗?为什么您觉得它很重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