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喊痛了可以慢慢挪动,王爷没让。” 望着不言下了前廊往前头去了,白麟和玄麟久久回不过神来。 卫王虽找哪里都能随意一窝,却不是肯委屈自己的,现在不但让出了他的罗汉榻给二小姐躺着,自己还要睡着没靠的窄榻搁边上守着,再是当亲侄女,也不至于吧? 女儿大了亲父都要避着些,何况是叔父,卫王再是无视礼法规矩,现在这样也太肆意了,将来若被人知晓了,可不会有好说法出来。 前朝还罢了,本朝皇室重礼法,太宗时定王想娶出了五服的表外甥女,不但太宗给他骂的狗血淋头一样,就是御史们都追着参了好久,直到定王去奉先殿里跪了一个月祖宗才算完。 打那以后,皇室里再没谁敢生那样的念头了。 白麟和玄麟对望着,知道对方和自己想到一处了。 “会么?”玄麟问。 “爷是个怕麻烦的,他也过不来多一个人的日子,该不会。”白麟很肯定,“至多也就是如此了。” 卫王 去了行宫后,他们就随侍左右了,可说是最了解卫王的人,凭着这么些年的了解,不管生没生那样的心思,卫王都不会更进一步了。 允了二小姐去相看姚五公子和姚六公子就是证明。 不过,卫王会一直看顾二小姐是一定了。 崔兰愔是卯初时分醒的,睁眼后她好一会儿都找不回心神,眼神在窗幔上盯了半天,才反应过来这好似不是春溪阁里她的寝间。 慢慢侧头,条案上的花觚很眼熟,这好似她去库房里挑来的,原来那个被她推落了,当时好像还一起拿了个玉壶春瓶放到了被她砸碎的赏瓶的位置上,她头又往东转了些,果然看见了那个白玉彩沁的玉壶春瓶。 “呀!”地惊呼一声,昨日的记忆陆续归位,崔兰愔终于反应过来眼下是什么情形,她这是宿在了表叔的书房,她挣扎着就要坐起来。 “头不疼了?”一道睡意深浓的声音打榻边不远处传来。 崔兰愔定在那里,顺着声音看去,罗汉榻的西侧,隔两个椅子远的距离横着一方窄榻,卫王正和衣卧在那里。 窄榻顾名思义,堪堪够一个人平躺上去就没了余地,又没凭没栏的,一般是放到书房里用来稍事休息的。 崔兰愔一想就知道了,是她在书房里发作了,怕挪动了加重她的头疼,卫王只得这么将就了。 从往卫王府走动,她就没见卫王在别个屋里呆过,联系到卫王脑里不停过事儿的情形,崔兰愔猜卫王换了地儿可能睡不踏实。 她心里很是不安,“表叔,扰到你了。”因着身上还没劲儿,说话还是有气无力的。 “嗯。” 卫王没有多的话,还是原来的腔调,崔兰愔反而安心了些。 悄悄支开些被子,扫到自己穿着的还是昨日出门内里搭的那身中衣,带子扣子都系的好好的,想着发作时该没那么狼狈,她又放松了些。 “表叔你没睡好吧,我这就回去。”崔兰愔扶着罗汉榻的背靠就要起来。 “这会儿不想折腾。” 崔兰愔随即也想到了,自己躺了一晚,榻上的褥垫靠枕都要换,等收拾好了已天光大亮了,卫王也不用睡了。 身上也没劲儿,还得躺会儿力气才能恢复,扰都扰了,也不差多这一会儿了,崔兰愔老实躺了回去。 一时酝酿不出睡意,她没话找话道:“昨儿豆腐皮的包子表叔用了么?” “知道吃人嘴短?” 崔兰愔咯咯笑出了声,“所以表叔是因了豆腐皮的包子不好撵我么?” “不然?”语气里带着些无可奈何。 崔兰愔那点别扭也散了,还犹豫要怎么说的,这会儿很自然就出口了,“表叔,姚家的婚事我不应于表叔有影响么。” “无。” “那……就算了?” “嗯。” “表叔你怎不问我为什么又反悔了?” “姚家于你不合。” “啊?”崔兰愔支肘看过去,“我没听懂。” “两回头疾。” 崔兰愔反应过来的同时瞪圆了眼,“表叔你也信这个?” “看是何事。” 崔兰愔就知道于姚家的婚事上,卫王可能另有了考量。 “还说呢,昨儿我大姐在天福寺给我求了个必得贵婿的签,她还说正应在姚家的亲事上,现在亲事不成了,看她再要怎么说?”崔兰愔转了话题。 “姚家算不上。” 崔兰愔给签文说了,“按这上头说的,只能是姚家了,若不是表叔,我哪够得上姚家,比姚家还高的,就更不可能了。” 崔兰愔也不要卫王回她,“表叔往后还是给我找个比姚家低一层的人家吧,那样有表叔给我撑腰,我的日子才舒坦。我想过了,高门大户里弯弯绕绕太多,姚家房头又多,娶回来的媳妇多是同姚家门当户对的,里头的事儿多着,应付起来太累了。” “若是那样,我就不急着嫁了,正好跟在表叔身边多学学眉眼高低,只到时表叔可别嫌我留久了。” 崔兰愔已想好了,怎也要给卫王从那样的想法里拉出来,不然她没法安心嫁人。 “你想好了?” “嗯。”不想卫王又冒出那样的话,崔兰愔也想哄他开怀,“姚五公子和姚六公子都不如表叔好看,表叔你是多一分则腴,少一分则寡,所以表叔你才不老迈,人家芳华公子都比不得你。” 第42章 宜安殿不该误会表叔 崔兰愔看到卫王压下嘴角,想到上回因着“老迈”的话题惹翻他的事,忙补充道:“表叔,我是真心夸你正当年,你不要误会我。” “我有那么小心眼?” 你就是有!可惜崔兰愔只敢腹诽,嘴上却是,“是我小人之心了。” 见卫王眉目舒展了,崔兰愔才问道:“表叔,哪日是姨祖母忌日,咱们要往哪里祭拜?” 网?阯?发?布?页??????ü?????n????????????????????? “二十一日,去不得皇陵,就在府里家庙吧。” 因着宣宁十九年迁都应城,三年来只清明时宣宁帝会派遣官员往燕城皇陵祭拜,正旦和中元等节日都是在宫里奉先殿祭拜。 只有皇后的牌位能进奉先殿,嫔妃们除却皇陵,也只得子嗣们在家里设牌位祭拜了。 “我祖母去后都是我跟着母亲准备祭品,等我去找长史,这些似要找王府里奉祀所。” “不必那么繁琐,去敬个香就好。” 过了三年忌,后面都是年节祭拜了,于忌日还拜也没那许多讲究了。 理是这么个理,,崔兰愔还是道:“我第一回 见姨祖母,不好失礼,还是准备几样祭品吧?” “嗯。”卫王没再反对。 卫王每日说的最多的就是“嗯”了,听得久了,崔兰愔已能分辨出不同,比如这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