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护着,所以卫王的正经买卖也不是寻常人能做的。 想通这些,别的也都通了。 之前崔兰愔觉着江湖离她很遥远,只是她不往那上头想,这会儿想想,各地的镖局,富贵人家请的看家护院的,纵算不是江湖中人,也都是有牵扯的,江湖人只是一种说法罢了。 宣宁九年 的入账没那么复杂,到傍晚时崔兰愔已经理好了。 等明日理好出账,两下里一对,一年的进出就清晰明了了。 崔兰愔合上账册,叫不语锁了门,她往书房去准备给卫王回了就家去。 崔兰愔在书房外先问了,不言在里头开了门,她才进了。 进去就感觉出不对,平时见了未语先笑的白麟这会儿一脸的凝重,像是出了了不得的大事。 怕打扰了卫王的正事,崔兰愔上前屈膝褔礼道:“表叔,我今日先理出了第一年的入账,等明天理好出账再一起报上来。” “二小姐不用急着报账,等理出来对不上的再说。”白麟道。 “这样也好。”崔兰愔应了,“那表叔我就回了?” 卫王却一指一弹,崔兰愔脸带疑问,她没什么事要说的呀? “二小姐坐会儿。”看她坐了,白麟又转向不言,“给二小姐倒杯茶来。” 刚好也渴了,崔兰愔接过不言的茶慢慢喝着,想着会是什么事。 茶喝到半盏,白麟苦笑道:“二小姐,我对不住你,因着我那日往太医院请人没想到避着人,太医们嘴虽紧,可下头人多嘴杂的却防不住,顺嫔宫里的太监恰好在那里抓药,二小姐有头疾的事就叫那太监跟太医院里的杂役打听出来了,那太监又是嘴碎的,这事儿就从宫里传出来了。” 崔兰愔这才解了惑,关于她的那些话是从宫里头传出来的。 看着一脸歉意懊恼的白麟,这事儿怎也怪不到他头上,一个王爷亲卫哪可能知道关于婚嫁上的那些弯弯绕绕。 “不关白爷的事,白爷别往自己身上揽,再者我有头疾的事早晚也瞒不住。” 以前崔家来往的人家少还行,现在因着陈太后和卫王,该有不少人关注她的动向,时候长了,赶上有事她病着露不了面,有个两回,有心人就会想法子探究了。 这些崔兰愔才在来时的马车上就想通了,之前还想瞒住,是她想当然了。 白麟却没有变好过些,“二小姐,总之是我做事不周。” 一直沉默的卫王忽然问:“姚六公子如何?” 啥?崔兰愔不明白怎么跳到了这个话题上? 然后,她瞪圆了眼,怕自己想错了,结巴道:“表叔是……何意?” “王爷的意思,他可做主二小姐同姚家的六公子的婚事。” 所以,只要她点头,表叔就给他的亲表侄,姚家六公子许给她了? 就是没有卫王,哪怕仍被李家压着,姚家在江南、在仕林中的地位摆在那里,姚家公子小姐都不愁婚嫁,世家大户们还是愿意同姚家结亲。 现在卫王回归,姚家更上层楼,结亲的范围就更广了,姚家四房做为卫王真正的外家,李宜馨外,李家别的嫡女估计都愿意嫁进去。 且四房两代单传,到姚六公子这辈儿也才兄弟两人,他又是长子,四房的期望该都落在他身上,谭家都不愿意,姚家四房又怎会愿意他娶个传说中不宜生养的病秧子。 卫王发话,姚家四房不得不认,可心里憋着气,她嫁过去的日子就可想而知了。 可这些怎好同表叔说,崔兰愔扯着袖子,她要是拒绝会不会让表叔觉着不知好歹? 第22章 再说罢反对一个拉拢一个 “表叔,婚姻是结两姓之好。”崔兰愔只能这样隐晦的说。 “我在。”卫王不以为然,摆明着有他撑腰,姚家就要礼待她。 崔兰愔很受震动,想不到祖母当年的一点善意会换来如此大的回报。 要是她没有头疾,崔家大房的情况再好些,她都会很欢喜地嫁到姚家。 自打两年前犯了同谭氏一样的头疾,谭氏当年又是成亲第六年才艰难地怀上崔晟,崔兰愔心里就不太看好自己的身体,她觉着自己就算能生,估计也同谭氏一样,没个五七八年是怀不上的。 姚家的家训在朝的人家都知道,姚家男子娶妻五年无子方可纳妾,这也是姚家大房单传了三代,四房单传了两代的原因。 就凭着这点,很多高门疼女儿的人家都想嫁女到姚家,像姚家大房夫人就是成王府的庆云郡主。 偏她看重的不是这个,她能接受夫君纳妾,却做不到让庶子生在前头,她就算要养庶子,也得自己试过了确实不成才行。 她因着卫王做主嫁入姚家已是亏心,再压着人等她那么些年就不占理了。 想到那日碧水亭中所见的姚六公子,白衣翩翩的比谭绍还俊俏几分,看着也像好脾气的,实是难得的良人,错过了还是挺可惜的。 这些曲里拐弯的该怎么同表叔说呢?毕竟是男长辈,有些话真的没法张口。 “表叔,我觉着……” “再说罢。”卫王不知是看出了她的想法,还是另有打算,示意她可以下去了。 “表叔你没气吧?”崔兰愔小声问。 卫王已开始闭目打坐,“唉,不想理人就打坐。”崔兰愔嘟囔着福礼退了出去。 第二天是休沐日,用完早膳后,一家人都在正房里说话。 不用每日喝天麻炖鸡粥了了,崔兰愔的胃口好了很多,崔晟又换着花样出新菜,崔兰愔每顿都用的多了些,脸上有了血色,看着就没那么娇怯了。 崔晟和姜氏心里好过了不少。 夫妻俩交换了眼神后,崔晟宣布道:“我想好了,往后要正经读书了,努力挣个功名回来。”w?a?n?g?阯?F?a?B?u?Y?e?ǐ????μ?????n?2??????????????ō?? 崔兰愔这几日就感觉着父母同两个弟弟背着她在憋事儿,却也想不到自家爹会做这样的决定。 “爹,咱不费那个劲儿啊。”崔兰愔哄着,她知道崔晟为什么有了这样的念头,该是这次没钱给她换药,过不去心里那个坎了。 能有几人能一路顺畅就考中的,就算是那样的,不也是打小扎实读了好些年了。 三十九岁开始用功,得什么时候能考出来?崔晟也不是能专心于一件事上的性格,崔兰愔不想看他为难自己。 “爹,咱等戬哥儿考就行了。” 崔晟却少有的坚持,“我同戬哥儿一起。” 崔戬也很赞同:“父子同科,传出去也是桩美谈,二姐该支持。” 这还没完,崔谡也跟着凑热闹:“练一年我弓马就能娴熟了,我想着明年投军。” 崔晟要科举的事还罢了,反正怎么折腾都是在应城,很可能崔晟学着没趣就放弃了。 崔谡投军这个是绝对不行的,这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