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喜刚给侯爷换了药,晏姝来的时候,他便退到门外了。
“皇上如何?”武元侯问。
晏姝回道:“满心欢喜。”
武元侯沉默了,他早就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但无法做到安之若素,傅家这些年多少人战死沙场?若非傅家如此一心为国,白契和黑契早就踏过了古纳河,哪里大安国的繁荣和安定,可君心难测,辜负了傅家几代人的忠君为国。
“父亲,无需难过,只要人在,未来可期。”晏姝说。
若是别人,武元侯会认为这是宽慰的话,但晏姝的所作所为,让武元侯相信这是傅家将来的路,前有逍遥侯、威远侯、长平侯和永安侯,都是逐步在朝堂上退隐,如今身为武元侯,又前车之鉴,必定不会下场凄惨。
“永安侯,真聪明啊。”武元侯感慨。
晏姝微微垂首:“确实如此,永安侯是退得最决绝的,我们可以效仿。”
这一点,武元侯是相信的,知道晏姝今日辛苦,便让晏姝回去歇着了。
离开椿萱堂,晏姝在回去迎晖院的路上,仔细的回想了今日在万寿宴上的那些人的表情,若非周琳的出现,自己会因为正式以天家人身份出现,成为众矢之的,从灵玉公主身上就可以看出端倪。
“少夫人,有消息说真正的武状元是郑家大小姐。”李嬷嬷说。
晏姝停下脚步,偏头看着李嬷嬷:“所以,今年殿试没有武状元,不是因为沐白突然消失?”
“是郑相和皇上求的恩典,本来第一的是二皇子的人。”李嬷嬷说。
晏姝缓缓点头,自己没把武举放在心上,倒是没注意到,这似乎能解释为何皇后和郑夫人在郑明珠请命去南望山时候的表情为何会那么紧张了。
总有新人换旧人,武元侯府解甲归田后,没有郑家也会有别人趁机崛起的,若是那样,晏姝觉得郑家崛起更有利于傅家。
“少夫人,探花郎差人送来了书信。”李嬷嬷说。
晏姝点头,回去自己的小书房,打开了晏泽盛的书信,倒也没说别的,只是说了晏景之的安排,留下了铺面契书,契书已经都换成了晏姝的名字。
当初自己给玉红袖的银子,如今翻倍回到自己手里了,不得不说,玉红袖也好,晏泽盛也好,母子二人做事都是非常拎得清的。
万寿宴后,武元侯府成了许多人盯着的地方了,接连几日都没有消息,承武帝在朝堂上并没有提及武元侯爵位如何处置,武元侯闭门谢客,大门紧闭,一切都显得云遮雾掩的看不清。
武元侯府出门的人只有晏姝,牙行这边,武元侯的产业越来越多,但凡有铺面出售,晏姝都会购置到手里。
“这不是傅家少夫人嘛。”张月华下了马车,笑着上前微微屈膝:“万寿宴上都没来得及说句话,巧了,今儿遇到了,详情不如偶遇,傅家少夫人,茶楼坐坐可好?”
第220章 张月华动杀心,长平侯府登门
“岳夫人,请。”晏姝没有拒绝,京城粮铺买卖背后真正的大东家,自己正想要找个机会见一面呢,主动送上门来不会是叙旧,两个人之间,两府之间可不是什么善缘。
茶楼,临窗的雅间里,小伙计送上了热茶。
晏姝往外看了一眼,这里正对着牙行的门口,显然张月华在这里等着自己的。
“傅少夫人最近买卖不少啊。”张月华先开口了。
晏姝勾起唇角:“岳夫人,我们都是一样,一大家子人等着米下锅,还不是都得绞尽脑汁的想着多赚点儿贴补家用。”
“这倒是。”张月华打量着晏姝:“听说东升粮铺是傅少夫人的产业。”
晏姝点头:“岳夫人消息灵通,小本买卖而已。”
“现在啊,粮食买卖可都不是小买卖了,我得提醒傅少夫人一句,上秋新粮就下来了,每年秋天的时候,粮价都是最低的,真正能赚到银子的季节便是当下这青黄不接的时候呢。”张月华说。
晏姝看着张月华:“岳夫人有话不妨直说。”
“我想要高价收购东升粮铺,傅少夫人尽管开价。”张月华微微的往后靠在椅子上,现如今虽说皇上没有下旨收回武元侯府的爵位,但这已经板上钉钉的事了,晏姝虽有公主的身份,可一个义女,若真论起来,身份哪里越得过去自己?
若非知道晏姝是个心思深沉,手段狠辣的人,张月华连客套的话都不愿意说的。
晏姝笑了:“岳夫人不愧是安阳张家的人,在商言商,这买卖谈不成。”
“若不然,你也可以收了我手里的粮铺买卖。”张月华说。
晏姝摇头:“这个买卖若想要长远,守正持中才行,岳夫人做的买卖,我接不住。”
“晏姝,这是天大的好处,你不要?”张月华发现晏姝在自己面前总是一副油盐不进的样子。
晏姝撩起眼皮儿看着张月华,淡淡的说:“岳夫人,我们井水不犯河水,各自安好不行吗?若你动了心思要把京城粮铺生意都握在手里,我就不得不提醒岳夫人一句,我刚好认得蔺山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