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秀梅说:“我不行,我几乎不上街,不知道什么东西好,也不知道窗帘用什么花色好看。” 颂颂晃着奶奶的胳膊说:“奶奶,你挑你喜欢的。” 裴坤笑说:“对,挑你自己喜欢的。” 韩秀梅说:“那不行。” 皎皎说:“奶奶,爸妈都忙,沙发要找时间去市里买,和人订做床和餐桌椅。” 裴坤:“对,侄媳妇,你帮他们分担一点事。” 女儿和女婿确实很忙,韩秀梅犹豫一下说:“好吧。” 颂颂看大门口走进来的几人,高兴大声喊:“哥哥,志华哥,文博哥。” 韩秀梅他们向下看,果然是这三人来了。 元元三个向上面挥挥手,小跑进屋里,直接跑上三楼汇合,热闹后再看房子。 第141章 谈 韩秀梅又跟着孩子们看一遍房子, 心里的激动无以言表,家里越来越好,一家人身体健康, 孩子们品行正。 下到一楼孩子们四处看, 她和裴坤说:“叔叔, 我们办点东西找个时间去和公公婆婆,还有宁宁她爹说一声,让他们也高兴高兴。” 裴坤高兴说:“好, 等诊疗所建成, 再去和他们说一次。” 这主意合韩秀梅的心意, 高兴应:“好。” 志华和文博跟着元元看洋房后很羡慕, 却没有嫉妒, 小时候他们曾小小嫉妒过元元,嫉妒他有做公安的爸爸, 妈妈厉害讲道理,能去沪市和老家游玩。 羡慕他穿的衣服整洁,没有多少补丁, 羡慕他有大城市的亲戚。 但是元元虽然过得比他们好,除了学习学校功课还要背医书, 背草药书, 辩草药, 学习炮制草药, 背人体穴位,练习抓药, 练习扎银针……, 出来和他们玩要算着时间回家学习,玩过头回去被太叔爷爷罚站。 元元和皎皎放寒假和暑假也在学习, 元元和他们去卖冰棍,他边卖冰棍边背医书。 元元过得比他们好但学习练武从不落下,比他们更努力,让他们深切明白想要过好生活要自己去努力。 裴宁从隔壁回到洋楼,客厅里很热闹,和志华文博打招呼后跟他们分开带家人回家,车刚开出韩秀梅和裴宁说去给她爷爷奶奶和爹上坟的事。 裴宁同意:“行啊,也去和颂颂奶奶说一声。” 韩秀梅没有意见,说:“好。”她转问元元问:“元元,早上你们一直在商店后面?” 元元回答:“没有,我们去街上随意转转,然后回去,我和陈爷爷下棋,中午去国营饭店吃饭,谈话是南京城历史和风景,没有说什么。” 韩秀梅说:“那就行。” 颂颂说:“奶奶,他们用糖衣炮弹。” 裴坤笑说:“咱家的糖比他们家多,打不穿。” 也幸好宁宁折腾挣到钱,给孩子们足够丰富的生活,带他们出去见识,开阔眼界,不容易被拐。 皎皎搂住颂颂笑说:“你还知道糖衣炮弹。” 颂颂咯咯笑:“我当然知道啊。” 元元说:“奇怪,颂颂背汤头歌记不住,看电视和听广播记住很多东西。” 皎皎说:“颂颂,你是不是故意的?我和哥哥教你背汤头歌。” 颂颂全身抗拒:“我不背汤头歌!”她和妈妈求救:“妈妈,我不背。” 裴宁说:“不背就不背。” 元元说: “妈妈,你太宠颂颂了。” 裴宁便说:“那你们教。”等他们教后自会放弃。 元元和皎皎相继高兴说:“好。” 颂颂不满鼓起脸,妈妈好坏。 裴坤笑而不语。 车回到村里,大家下车后元元说:“妈,奶奶,太叔爷爷,我去找雷雷。” 韩秀梅说:“去吧。” 裴宁“嗯”一声。 颂颂说:“我也去玩。” 皎皎牵她的手:“我们回家背汤头歌。” 颂颂不情不愿给姐姐牵着手回家。 大家回到家喝了凉茶,太阳西斜,院子里有大半阴影,大家坐在院子里歇,皎皎教颂颂背医书,皎皎念一句,颂颂有气无力跟着念一遍,眼睛眨巴眨巴向奶奶和太叔爷爷求助。 韩秀梅和裴坤当看不见,颂颂聪明且记性也好,他们也怀疑她故意忘记。 元元和皎皎小时候背医书多认真,学东西哪有不苦的。 裴宁坐一小会,马群英带四个马家岭的妇女来找她看病,她带皎皎进诊疗室给人看病。 颂颂得到解放松一口气,撒腿向外跑,裴坤看了摇摇头。 看病一个一个来,一个人进诊疗室,马群英和另三人人在院子里坐等,她问韩秀梅:“秀梅婶子,京城大不大?” 坐等看病的妇女好奇看向韩秀梅。 韩秀梅微笑说:“很大,出门就要坐车。”她知道她们想知道什么,继续说:“以前皇帝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