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香兰笑说:“你和周营长感情真好。”
林清雅眉眼变得温柔,心底弥漫丝丝甜味:“是他这个人好。”
赵香兰又说:“林同志,这软卧票是周营长给你弄的吧。”
林清雅点头轻笑:“对啊,我刚来坐的硬座,车厢还是木头椅子,梆硬又铬人,那可太难受了,我尾椎骨和脊椎都疼了好几天。”又好奇道:“赵同志,你的软卧票是怎么弄的?这票可不好买到。”
赵香兰笑说:“我舅妈是咱们市铁路局的会计,给我弄了张票。”
这下乡的知青在城里大多是有些关系在的,林清雅倒也不惊讶。
两人吃着饭,火车发车了,开始缓缓移动,发出呜呜的声响。
林清雅鬼使神差地又掀开窗帘,透过车窗,看见风雪交加的暮色中,依稀人影闪过,一道身影岿然不动地站在站台上,望着这边挥手。
林清雅胸腔像是被砸中,喉咙微微咽了下,又掀开窗户,朝着周霁川猛地挥手,直到火车远去。
北方的风雪告诉我,从此,这世间我有了思念的人。
事后,林清雅想起那一幕,又好笑不已。
别人一定以为他们是两个大傻子。
车厢内乘客未满,她们这个房间,本来是四个人,只住了两个人。
吃完饭,赵香兰掏出粮票和钱票,笑容和善地说:“这饺子和红薯是国营饭店的,我不能白吃你的,林同志,这粮票和钱票你收下吧。”
林清雅见她执意要给,也就收下了。
两人又开始聊起养鸡场。
赵香兰对养鸡场特别感兴趣,林清雅也能看出她是个很热血的青年。
两人一路交谈,赵香兰决定也加入养鸡场,回去就和公社书记打份报告。
这养鸡场目前是没有工资的,五百块投资也是都押在林清雅一个人身上,妇联的干事和主任,并不肯帮忙,担心影响到她们。
软卧比硬座舒服太多,林清雅到点吃火车餐饭,白天写她的规划,晚上在软卧上休息,第三天火车终于到省城。
第43章 拜访省城老领导
省城的气温明显没有北方低,虽然冷空气侵袭,但没到下雪天,也就没那么冷。
林清雅决定趁着这次到了省城,就去国营养鸡场购买鸡苗,可以节省一笔差旅费。
购买鸡苗可没有后世那么简单,如今想去国营养鸡场买鸡苗,还得找领导批条子,再者还需要把运输队打点好,不然一车鸡苗没法拉回去。
这不是一天能办完的,林清雅先和赵香兰在省城找个招待所住下。
省城的招待所就是贵,住一晚1元钱,林清雅笑着说,这笔钱等回到公社,找书记报销。
两人把招待所找好,就开始办正事。
这首要就是找领导批条子,才能买到鸡苗。
林清雅之前来省城提前踩过点,找到了国营第一养鸡场,但门卫大爷不放她进去,说必须有条子,才能买到鸡苗。
这条子林清雅也提前有过准备了,公社杨书记替她找了个门路。杨书记的岳父是位省政府的退休领导,给了林清雅地址,也应该替她打点过,只是不知这位退休领导的条子,国营养鸡场认不认。
林清雅先不考虑成不成,打算先去登门拜访一趟。
她和赵香兰商量,赵香兰这边也有了运输队的门路。
“林同志,咱们公社有个女知青是这省城人,听她说过家里有个大哥是跑省运输队的,这次我们还是坐同一趟客车来到省城,她正好也回家探亲了,我们可以去试试。”
“我想我们是小地方的公社,人家省城运输队未必肯接这趟活,只能走走后门了。”
赵香兰这话是给了林清雅一个惊喜,她们公社算是偏远地区,更何况大队路况不好,这年代山路一趟跑下来,估计轮胎都要废了,省运输队不一定想接这活,所以只能从别的方面打主意。
林清雅又问:“那你知道这个女知青的地址吗?”
赵香兰说:“我知道的,我在广播站当值,专门替知青们送信,曾经看到过这位女知青家的地址。”
林清雅又点头说:“那好,赵同志,这会时间还早,我们吃了早饭,等会儿你跟我去买点礼品,我这边也有个门路去找领导批条子,你就去找那个女知青登门拜访,把这运输队的任务给敲定了。”
两人又在国营饭店买了馒头和稀饭吃,吃了早饭,又到供销社买了礼品。
这笔钱林清雅这里出,至于送什么礼,林清雅和赵香兰商量了下。
这位省政退休干部听杨书记说没什么别的兴趣,就喜欢喝茶和书画。
送礼不能单份,林清雅在供销社买了两块茶砖,既然老人家笔耕不辍,林清雅又买了一刀宣纸。
至于女知青这边,林清雅让赵香兰买了两包烟和两瓶二锅头给女知青的大哥,这女知青如今在红旗公社,都是乡里乡亲的,她大哥应当也不好拒绝。
两人买完礼品,就各自出发了。
林清雅买了张省城的地图,坐着公交车,到了红墙巷下车。
她按照门牌号找到一座二层楼的院子,门口也没停什么车辆,林清雅按了门铃,一个年纪稍大,气质优雅的老奶奶出来开门,“您是哪位?”
这老奶奶可真有涵养,林清雅心生好感,又礼貌微笑道:“您好,我是红旗公社的社员林清雅。我们公社书记是杨正康,老领导的女婿,让我来找老领导批条子。”
老奶奶笑容和蔼:“您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