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婆婆吗?外国婆婆好相处吗?] [这件事我要不要告诉我妈?] [姐!真不敢相信你们现在真的是夫妻啦?] [那你们有过夫妻之实了吗?] 周惜雪终于知道什么叫作问题真多,她一时之间都不知道先回答林玟哪个问题了,只能一一对应林玟的问题给予回复,一直到最后一个问题时,她犹豫了一下。 夫妻之实具体指的是什么?亲吻算吗? 林玟:[当然不算啊!] 又问:[所以,姐姐你还是处?] 周惜雪:[打住,能不要总是问这些少儿不宜的问题吗!] 林玟:[你也说是少儿不宜了,可我们现在已经是成年人了。只要是成年人就有正确的需求,谈论这个是很正常的。有个笑话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一生谈性色变的中国人,却默默生了15亿人口。] 也就是林玟,总能头头是道。 不过说得也挺对,为什么不能谈呢?又不是拿着喇叭在大街上吆喝,私底下谈谈也没什么。 从小到大,课本上关于性的教育基本上是一笔带过,仿佛是什么不能被提及的话题。 周惜雪曾经甚至看到过一个社会新闻,说是一对高学历的夫妻因为多年不孕去医院就诊,最后发现他们之间就连方式都是错误的。 迟早会迎来这一天的不是吗? 周惜雪能够感觉到自己体内的跃跃欲试,尤其是在和靳熠接吻的时候。明明应该是餍足的,却又矛盾地感觉到一阵阵的渴望。 就算抛开夫妻的身份,她也不排斥会和他发生亲密的关系。 林玟:[如果你们没有要孩子的计划,记得做措施哦。] 周惜雪默默记下。 哦,就是买避孕套是吧? 购物清单里再添一项。 这么想着,周惜雪下意识地看了眼正在开车的靳熠。 下午的气温适宜,他将车窗降下小半截,带着凉爽的风灌进来,吹动他额前的碎发。看起来,他很专注,目光直视前方。 他的手指松松地搭在方向盘上,指关节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红。恰巧经过拐弯处,他的双手顺着方向盘转动,手臂上肌肉线条随之紧绷,有种野性难驯的性感。 似乎是注意到周惜雪的目光,靳熠微微偏头看了她一眼,他不知何时戴上了一副黑色的墨镜,让人看不到那双浓郁深沉的蓝眸,却更显侧脸线条的流畅锋利。 周惜雪的心跳跟着漏了一拍。 刚才林玟说靳熠帅的时候,她已经有些像是早就麻木了般,敷衍了一句。 可现在,她又一次被他的颜值所冲击。不禁有些怀疑,如果两个人某一天吵架的话,她会不会看着他这张俊脸就消了大半的气? “怎么了?”他淡淡开口。 周惜雪心虚地清了清嗓子,问:“可以开音乐吗?” 话音刚落,就见靳熠伸手打开了音响。 这辆车搭载了智能系统,也连接了无线网络,周惜雪想听什么歌都行。 “放中文歌可以吗?”周惜雪自己探前去捣鼓,不麻烦正在开车的人。 靳熠对此没有任何意见,随她。 只要是人,大多数都会喜欢音乐。他对音乐的喜欢并没有固定性,只要能听得顺耳的,就可以听下去。但要说特别钟爱的,也没有。 有一段时间,靳熠因为对乐器生出好奇,便开始自学了钢琴与吉他。熟能生巧之后,对此也不再表现出特别的钟爱,于是钢琴盖上积了灰,吉他琴弦开始生锈。 很快,音响里播放出喜气洋洋的音乐——《爱我中华》。 车辆这时候也行驶到了宽敞的路段,不知道是否因为这首歌的原因,靳熠整个人显得松弛了一些。 他一只手搭在方向盘上,另一只手肘则轻松抵在窗沿上,嘴角有一抹淡淡笑意。 有音乐相伴,周惜雪也显得十分俏皮,她甚至还跟着轻哼:“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你听过这首歌吗?”她还不忘转头问问他,舒爽的风卷起她的发丝,带来一阵阵的香。 靳熠摇头:“第一次。” “好听吗?”周惜 雪跟着音乐摇头晃脑的。 靳熠坦诚:“你唱歌有点走调。” ? 如?您?访?问?的?w?a?n?g?阯?F?a?B?u?Y?e?不?是?i???u???€?n??????????5???????M?则?为?屾?寨?佔?点 “我又没有让你评论我的歌声!”周惜雪白了他一眼,“还有,就算你老婆唱得再烂,你也要说好听,知道了吗?” 靳熠一脸老实:“知道了。” “现在再问你一遍,好听吗?” “好听。” 这人简直被她吃得死死的。 这首歌结束之后,自动切换到同一个歌手的《越来越好》。 周惜雪每次心情不好的时候,她就会去听这些欢快又喜气的歌,把自己的情绪调动起来。 所以就算是闭着眼睛,她也能哼出这些词。 “靳熠,只要我们夫妻恩爱,我们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知道了吗?” “知道了。” “OK,接下去请欣赏《好日子》。” 不知不觉中,他们之间的相处似乎变得更加亲密。 无人知晓,在这段路程中,靳熠内心亦是无意识地柔情涌动。他不时将目光投向身旁的周惜雪,似乎总是无法满足于仅有的凝视。 曾经,他以为自己是一团糟糕的乌云,只会给人带来阴霾与黑暗。 她的出现,似乎让他开始相信,自己变成一道微不足道的光,起码,她可以笑得一脸灿烂。 第31章 导航所显示的一个半小时的车程,最终被靳熠以两个小时的时间缓缓驶完。他的驾驶速度平稳,即便途经减速带,亦不会让周惜雪感受到任何不适的颠簸。 慢归慢,这一路上,周惜雪倒也没有催促,他们不赶时间,不用心急。反正她这个人做事情也都是慢悠悠的,正好和靳熠合拍了。 市区并没有周惜雪所想象中的那样高楼林立,作为一个发达国家,这里的城市建设乍一看似乎还不如国内三四线城市。 Z国的城市化浪潮始于工业革命时期,也就是19世纪。在那个时候建造的排水系统、轨道交通网络等,至今仍在使用。 当时的麦勒湾地区,是一个既无工业也无城市的区域,幸运地避开了战争的广泛破坏。 如今的麦勒湾区有点类似中国的一个直辖市,现在在市中心地段,仍可目睹那些百年乃至更久远历史的建筑遗存。正是这份历史的沉淀与桎梏,赋予了这座城市独特的风貌和文化内涵。 有相当一部分年轻人期望着城市变革,但仍有半数以上的人坚持对城市历史肌体的偏执守护,以对抗全球化同质化。 随处可见的古老建筑、宏伟的市政厅、历史悠久的教堂……也都是吸引各地游客的重要文化遗产。 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