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籍田礼的衣服一般都是到了举行仪式的地方才换,若方才温若没有试这衣服,必定会在籍田礼上出错,届时群臣皆在场即便皇上有意包庇温家也会因她被参,这次又会是谁呢?
“锦雨,你待会给李安说一下,悄悄去查查浣衣房和尚衣监接触过衣服宫人”
“冬梅,这衣服可能处理好?”
冬梅点点了头:“可以,主子忍一会千万不能抓,待会沐浴后奴婢给您擦些药膏便不会痒了。”
翌日一早,二月二
皇上皇后身着礼服在前,妃嫔与重臣们在后前往神农坛,再进行过即享先农等礼仪后,众人到指定的地方更换上农服。
温若出来时静嫔也刚好换好农服出来,两人皆只挽着简单的发髻,发间并未佩戴任何钗环,只由一根木簪固定发髻。
静嫔看着一身布衣也难掩姿色反倒更添几分灵气的温若,不得不承认后宫虽不缺美人,但若要论这样灵动的美,没人能比得过温若,是有几分做宠妃的资格。
“布衣木簪,也挡不住妹妹的倾城容颜,让姐姐好生羡慕”静嫔赞道。
“姐姐过奖了,若论倾城容颜,后宫哪位姐妹不是呢?”
静嫔察觉她语气中的冷淡,并不生气,只视线移到她衣服上时停顿了片刻,唇角勾起若有若无的笑。
温若眼波流转,身子突然朝静嫔方向一歪,冬梅忙去扶自家主子,途中不小心撞了静嫔一下。
“奴婢担心主子,没注意到娘娘,还请静嫔娘娘恕罪”
静嫔现在已是一宫之主,可以自称本宫,旁人也需称娘娘。
“无妨,纯婕妤没事吧?”
温若冬梅搀扶下勉强站稳身子,对静嫔柔声道:“多谢静嫔姐姐关心,嫔妾无事。”
静嫔觉得有些奇怪,不过还未等她细想淑妃也走了出来,宫人也在此时来请三人前去观耕台准备籍田礼。
观耕台前的籍田里,皇上及几位大臣面朝西南方向站立,在礼官高声“行籍田礼”后,户部尚书许知南跪进耒,顺天府尹徐春跪进鞭,皇帝右手秉耒,左手执鞭,前有耄老二人牵牛,旁有农夫二人扶犁,后有顺天府丞李时拜着青箱,户部侍郎周然负责播种,
在礼部,太常寺,銮仪卫的六位堂官导引护驾下,在一片鼓乐赞歌声中,往返三个来回,完成三推三返的亲耕礼。
温若等人则是在皇后的带领下在皇上及大臣等亲耕的籍田上完成插秧仪式。
而籍田边上则由乐教司的“优人”们装扮的风,雨,雷,电,土地诸神仙,表示天真护佑,风调雨顺,也是从此开始,百姓们进入春耕大忙的时候。
温若垂眸见余光不动声色的往静嫔方向望去,见她时不时轻挠的动作和强忍的神情,唇边扬起微笑。
秧苗已全部入田,只等众人上地后仪式便正式完成。
静嫔反应过来时身上已经越来越痒,也不可能再此时回去更衣,只得强忍住痒意。
见仪式结束时松了一口气,再忍忍,再忍忍。
温若不动声色走到静嫔身边。
“啊!”
只见静嫔上岸时不知怎的没站稳身子一歪竟整个人都跌进了田里。
皇后回头瞧见这一幕,蹙起眉头,元政眼中也闪过不悦,对宫人冷声吩咐道:“还不赶紧将静嫔带下去!”
被宫人从田里带上来的静嫔,如同泥人一般,要多狼狈便有多狼狈,哪里还看得出原本的淡雅如菊样子。
更是此事惹了皇上不快,在出了籍田后问都没问,当着一众宫人的面便下旨:“静嫔失仪,在自己宫内禁足一月,不得外出。”
皇后也在心里暗骂,平日里瞧着是个稳重的,关键时刻掉链子。
冬梅回到灵雨阁时给锦雨等人说着当时的情况,一脸大快人心模样惹得几人欢笑连连。
“难怪主子昨夜让我备些附子粉,原是已经猜到衣服是静嫔动的手脚。”
温若笑了笑没说话,其实她一开始并未确定是不是静嫔,只是怕下手的人今日有其他动作,让冬梅准备也是存了若对方不死心的话她们也可反击,但在她换好衣服出来与静嫔说话时捕捉到了她落在自己衣服上的目光,当下便确定了背后之人是静嫔。
直到现在她都没想明白静嫔对自己的敌意为何这般深,她既如此穷追不舍,她也只能让她自食其果了。
华阳宫
静嫔将指甲深深嵌进掌心,鲜红的血液顺着纤纤细指滴在一地的碎片上,眼底幽深得吓人。
清音在一旁收拾,清雅拿来药膏给主子处理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