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超级看本 > > 今天你直播了吗[历史] > 分卷阅读10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05(1 / 1)

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3] 众多读书人:??? 什么东西?! 一干古人受到了亿点点小小震撼。 “荒谬!不问朝政、不论国策,此考何用?”这是吹胡子瞪眼的老学究。 “不少于八百字?!这如何写得出来?”这是被八百字大长篇吓的学子。 “为何不能写诗歌?!”这是众多爱诗之人。 “这……这题何解?如何破题?”这是沉迷科举、练习破题的考生。 “这写的什么东西?满纸空言!”这是看到了某些来来回回水字数的考卷的读书人。 …… 林林总总,包罗万象,百态众生,尽在其中。 第78章 参加一高考(三) 【两个半小时的的时间很快过去,终考铃响起,考生们停笔交卷。 云青青听到铃声就知道考生马上就要出来,就立马回到了岗位上。果然家长们早已在门口翘首以待,在人群中竟迎接自己的孩子。 “下午三点数学开考,大家一定要提前到考场哦。”云青青扬声提醒了一下考生,然后小声对着观众们说道,“我先找个地方吃饭,然后午休一下,大家可以也休息休息,下午再看数学。” “毕竟,数学老耗费心神了。”云青青露出一个疲惫的笑容。】 。 宋高宗时空。 出了考场的考生们或神采奕奕、或垂头丧气,但每一张面孔都是那么鲜活灵动,这精气神与张浚这么多年历来所见的、考完试虚弱得仿佛丢了半条命的学生们格外不同。 今年五月,皇帝下令开诗赋、经义二科,于行在扬州考试进士。 本来这些事与张浚无关,但谁让六月初张浚上奏请求修葺东京、关陕、襄邓以待圣驾巡幸,因此受到了一味求和的黄潜善的排挤,若不是官家留他任礼部侍郎,他已经出任地方了。 于是这恩科之事就落到了他手上。 “科举乃朝廷治理之基石,若是因考场不佳而仕途艰难,实在有伤天和,也有损朝廷仁爱之心。不若上奏官家请对号房稍加修葺,便宜考生答题等一干事宜?” 最重要的是,此举传出去天下读书人皆会感念他张浚的恩德,日后说不定就有可造之材投入他的门下呢? 。 “数学?是数算吗?后世亦考明算科?” “数算竟也能独开一科?” “如何不能?数亦是君子六艺之一啊!” “看这语文科的模样,我对这数学一科……不抱希望。” “也不知后世数算有何发展?我实在是好奇得紧。” 。 【在古人与今人同样的翘首以盼之中,时间缓缓流逝。 带着睡意或兴奋,考生们陆陆续续经过安检进入了考场。 开考铃响,试卷拆封,署名答题,一切都轻车熟路。】 。 明神宗时空。 本想看看后世数算题目有何不同的徐光启被一考生吸引注意。 他人待铃一响,便匆匆埋头读题写字,独他不同,这考生却先不紧不慢地在草稿纸上写上了几个字母。 “此子莫不是胸有成竹?” 心中怀着一种不可言说的尊敬,徐光启专注地看着这考生慢条斯理地将写了字的纸撕下来,裁成小片,然后将每个写了一个字母的纸片搓成了一个球,再然后—— 对着题目开始抓阄? 徐光启:??? “虽然不知道学到了什么,但是我确实是学到了……”徐光启不由得默默吐槽道。 他不再关注这个抓阄的考生,转而专心阅读试卷上的题目。 等他看完了所有题目,众多考生还没有翻页,他便先将题目抄写下来,一边参考考生答题思路,一边挑看得懂的题目思索破题之法。 。 唐高祖时空。 王孝通看着卷面上那造型怪异的异域文字,脑中不断回顾着这些年来所钻研的算学内容。 他凝神看着某考生在草稿纸上一步步列出方程,脑中灵光一闪。 “以未知代已知!开方求之!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困扰他多日的难题便在这灵光一闪之中找到了窍门。 。 清圣祖时空。 康熙看着那些几何图形和算数公式,觉得颇为亲切。 “后世竟将这西洋数学作为应试科目之一吗?求学者众,想必非同小可,得让满洲子弟也学学,以备不时之需。” “就从阿哥们开始吧。” 康熙轻描淡写一个决定,就让年轻人们提前几百年感受到了被数学支配的恐惧。 “此科如此简单,想来学起来不甚费力,满人至少比起经义典籍更容易学会吧?” 玄·理科学霸·烨如此想。 “毕竟,朕在阿哥们这个年纪已经继位,就算是日理万机学起来都轻而易举。” 。 晋武帝时空。 选择题中一道题目吸引了刘徽的注意力。 那是一个太极图案,求选中黑色之概率[1],当然,刘徽在意的不是太极,而是考生的演算思路。 “割圆术!” 刘徽嚯然起身,不顾仪态地凑上前看着草稿纸上凌乱的数字与公式。 上次云青青提出了四则运算后,刘徽很快将阿拉伯数字与运算符号应用于日常的研究当中,并发觉了其中的妙用,所以此时他勉强能看懂考生的计算逻辑。 但也正是因为他只能勉强看懂,所以他才不由心焦。 他已经看出来这其中包含着割圆术的运用,可惜一时之间不能理解。 刘徽只得先将这些内容记下,以图来日仔细研究。 再看到考生在立体几何题中进行论证倒推,刘徽看着那些“已知”、“因为”后面引用的一系列结论,眼睛越来越亮。 “妙!妙!后世既已能以此为基础进行推理,那想必该结论经过无数人检验无误,若吾能倒推出过程,想必此法可传后世矣!” 。 有人兴致勃勃,自然有人云里雾里。 明武宗时空。 朱厚照就是一脸懵。 “前面的外族文字朕看不懂就算了,为何后面那什么甲乙丙丁事件独立[2]的大段文字,朕单独看都能理解,连起来就感觉读不懂了呢?” 朱厚照睁大了透露着清澈的愚蠢的双眼,看向他那博学多才的李阁老和英国公。 “李先生、英国公,你们懂吗?” 李东阳和张懋面面相觑。 当朝顶尖的文科生和体育生竟不能回答皇帝的问题。 “谁都有可能背叛我,只有数学不会,因为数学不会就是不会。”朱厚照回忆起来云青青上次于展览会时说道话。“朕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