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就算带我走,我也可不能同你在一起。这种事,我若不愿,就是去喂了草原上的狼,让苍鹰啄烂尸首,也绝不会屈服任何一个人。”
像一盆冷水浇到头上,拓跋楚华呆呆愣住,成串的泪珠扑簌簌流过双颊,洇进她嫣红的嘴唇里。
好苦,比黄连还苦。
萧夷光叹了口气:“郡主,收下赔礼吧,我在建邺过得很好,不可能随你去草原,也不会在心里再装着其他人。”
“倘若草原上有你最在乎的人呢?”
萧夷光猛地抬头看向她:“你知道我阿母的消息?!”
拓跋楚华眼神闪烁,她借抹泪掩了把脸,摇头道:“羌人攻进长安后,就把魏夫人赏给了其他部落,或许是到了草原。只可惜我们鲜卑部取了金银财宝就走了,对后面的事并不知情。”
萧夷光敏锐的观察到她的不自然,她不动声色的按下疑惑,又提起另一桩事:“那我的堂姊们,你可知道她们的下落?”
萧续、萧韶、萧岧共生了七个坤泽,除了萧八娘侥幸逃脱,其余六人都陷在了长安里面。
由于是三年前的事情了,拓跋楚华寻思了好一会,也想不起来:“抱歉,那时情况太乱,我也不清楚她们到底去了哪。”
————
与拓跋楚华分别后,两人给稚婢和羡婢买了磨喝乐,又去了朱雀大街的帛肆,教管事调集两千匹布帛,送到鲜卑使者下榻的驿馆里。
管事诚惶诚恐的答应了,还殷勤地拿出上好的红纱碧笼,将给皇女玩的磨喝乐妥善装了起来。
走出帛肆,她们看到河边围了不少小娘子小郎君,御河里则漂浮了无数大大小小的河灯,宛如一条璀璨的星河。
扫过每个人欢乐的面孔,萧夷光突然道:“我还想为阿母和阿姊们放一盏河灯,希望她们都平安无恙。”
元祯问:“拓跋郡主也不知道她们的下落吗?”
“鲜卑部没有参与对长安的杀戮,所以她并不清楚。”
元祯抚着她的后背,安慰:“朝廷马上就要出兵征讨羌人,你们团聚的日子不远了。”
恰巧路过一座河灯铺,元祯看到萧夷光只拿了一盏河灯,直接又加了六盏,豪气道:“七个人用一盏岂不太挤?又不是没有银子,安排她们一人一盏!”
双手提满河灯和磨喝乐的苟柔白眼一翻,差点没累撅过去。
第108章
避开熙熙攘攘的人群,回到清幽雅致的河房,河面波光粼粼,倒映着两岸星星点点的灯火,也隔开了对岸的喧嚷嬉闹,温暖又宁静。
她们就在房后小小的临水阁里,许下对羡婢,阿母和阿姊们的祝福,依次将十盏莲花河灯推远了。
十盏灯起初疏疏密密的飘荡在河面上,漫无目的的随着水波游荡,在碰着浩浩荡荡的河灯群后,就很快依偎到一起,像成熟的石榴籽般紧密,直至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中。
元祯感受到腰间的搂抱越发紧了,她低声劝道:“或许哪一日泰水路过河边,看到一盏莲花灯,就是你亲手放的那盏呢。”
“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你可是放了十盏莲花灯,这么多灯,总有一盏能遇见她,告诉她老人家‘明月婢想你了,快来建邺吧’,于是她就揣了十两银子,一路跋山涉水赶过来,途中还买了包栗粽,打算带给羡婢吃。”
听着元祯绘声绘色的描述,萧夷光不禁笑起来:“陛下惯爱说些俏皮话,拿臣妾寻开心。”
“你瞧,你不也笑了吗?”
元祯抚平她轻蹙的眉头,抵着额头轻声安抚:“羡婢和魏夫人都希望明月婢经常笑笑,只要你没有忧虑,她们也开心。”
萧夷光淘气的扭上元祯的耳朵:“那么陛下呢?怎么总惹得臣妾哭?”
“我哪里有?”
“不说旁的,单是昨夜,你就不知个餍足,偏要臣妾哭出来。”
元祯狡辩:“夜里不同白日嘛,你那是喜欢的泪水。”
萧夷光越是谴责,见元祯越是得意,便自感是在对牛弹琴,嗔怒的瞪了这人一眼,转身去藤椅里躺下。
元祯追了过去,像个毛毛虫似的蹭来蹭去,硬是挤到同一只藤椅里,侧过身子与她紧紧相靠。
还好她们两人身形纤瘦,藤椅只是吱呀抗议几句,便没有再吭声。
“走开,太热了。”
萧夷光推着元祯的肩头,哪料到这只癞皮狗不会看人脸色,不但贴得越来越近,还在她的脸上留下湿漉漉的亲吻。
明亮的弯月下,夜风轻轻吹拂着春心,对岸的喧嚣飘飘渺渺的传过来,同昏黄的月晕融在一起,模糊而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