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超级看本 > 时空穿越 > 红楼:我真没想造反啊 > 红楼:我真没想造反啊 第361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红楼:我真没想造反啊 第361节(1 / 2)

(' 贾母欣慰的点了点头,她这一辈子的确是偏心,以前偏心贾敏,也就是黛玉的母亲,后来偏心贾政,现在最偏心的就是宝玉。

黛玉纵然不如宝玉那般是心头肉,却也是最疼爱的孙女。

看着贾母搂着黛玉和湘云,贾琮寻思着这个时代是真的好,要是在前世,想娶黛玉和宝钗这样的女人,那难度真不是一点半点的。

但是在这个世界,不仅得到了两个小美人的芳心,还能获得好多的嫁妆。

这一点,贾琮希望前世的那些女人们好好学习学习才是,接了多少彩礼,就得在多送回一些嫁妆才是。

要不然只要彩礼,那是卖身的么?

探春看到贾琮吃饭速度快,笑着说道:“三哥哥慢点吃,这又不是在边关,这么快的吃法,在好的胃也要吃坏了。如今在家了,自然是要好好的养着了。难道还要这么吃才吃的饱?”

宝琴在后边嘿嘿一笑,刚要说话就被察觉到不好的宝钗给捂住了嘴,逗得贾母和薛姨妈哈哈大笑,结果防住了宝琴,没有防住湘云,湘云在贾母身边笑道:“这要是饿坏了,林姐姐和宝姐姐岂不是要心疼坏了?还是现在就好好养着吧,免得将来在让林姐姐和宝姐姐操心!”

黛玉大羞,起身就去追湘云去了。

薛姨妈摇头失笑道:“跟这些丫头呆在一起,都觉得心情好了不少,这热热闹闹的,难怪老太太喜欢和这些孩子在一起呆着。”

贾琮在这边几口吃下了肉,大声说道:“姨太太这可说错了,老太太喜欢和姐妹们呆着,那是姐妹们长得和天仙一样,心性也好。要是那种心性不好的,老太太才不搭理呢!”

众人闻言哈哈大笑,几个姑娘也不知道该高兴还是该害羞。

王熙凤赞同的说道:“要说品性样貌,可真没看到谁有咱们家的姑娘这么好的。简直就是天上先来的仙女儿了,个顶个的漂亮!”

黛玉冷笑道:“二嫂子少来,说再多好话也不会放了你,忘了方才怎么抓我的了?”

王熙凤瞬间呆滞在原地,又逗的众人一阵大笑,正好过来了两个说书的女先生,贾母笑着说道:“快来快来,好好的说一段!”

第652章 才子王熙凤

这两个说书的女先生年纪不大,大概三十多岁的样子,看模样就是那伶牙俐齿的。

到了地方就先给贾母和薛姨妈请安,有给贾琮行了礼,最后给周围一圈的姑娘们都福了礼。

这是贾琮专门让老三在京都寻得说书最好的,以后就养在西府了,专门给贾母解闷的。

或许是弥补自己前世的遗憾,或许是因为贾母对穿越过来的贾琮还不错,总之贾琮对贾母这个祖母还是很亲近的。

鸳鸯让婆子放好放两张凳子在那一边,让女先生坐好了,才让人将弦子、琵琶递过去。

贾母笑着对薛姨妈问道:“姨太太想要听什么书?这两个女先生会的可不少,若是有想听的,便让她们说来。”

薛姨妈摇了摇头笑道:“听什么都好,今儿高兴,说些热闹的就好,老太太做主便是。”

听到她奉承,贾母也越发的高兴,对着女先生问道:“你们两个最近有没有什么新的故事?若是有的话,就捡来一段说来听听,不要太长的,等琮哥儿吃完了,我们也就不听了。”

听到贾母这么问,两个女先生连忙说道:“老封君,倒是有真的有一段新书,是讲那唐末乱世的故事。”

贾琮呵呵笑道:“这个倒是有意思,那段岁月最是黑暗不过,华夏百姓水深火热民不聊生,莫不是讲的英雄救世的故事?”

这个世界的唐末乱了百余年,那时候还没太祖高祖呢,所以贾琮说话倒也没什么忌讳,却不知道现在的想法,已经随着他准备反抗而改变了,若是以前,贾琮可想不起来什么水深火热民不聊生。

其中一个女先生笑着说道:“侯爷,不是这样的故事,我们只在后宅讲故事,多是讲一些好玩的或是才子佳人的,今儿讲的这个叫做《凤求鸾》。”

黛玉和宝钗齐齐大羞,但也知道这不是女先生故意的,只能故作没听懂,根本不去理周围姐妹们的偷笑。

薛姨妈笑着说道:“这个名字听着倒是很吉利,就是不知道是什么样的故事,你先说个大概,若是好的话,在挑一段说来听听。”

一个女先生笑着回道:“这个故事啊,就是说在唐末的时候,短短时间内竟然几次朝代更迭。在如今金陵的那个地方,有一个乡绅姓王,这个人可了不得,做过两个朝代的宰辅,后来告老还乡之后,安顿在了金陵。这王乡绅几代单传,到他这也是就这么一个儿子,名叫王熙凤。”

听到这个名字所有人都笑疯了,湘云更是拍着桌子哈哈大笑,就连王熙凤也忍不住的捂着嘴笑出声了。

贾母哈哈大笑的说道:“你说的这个名字,岂不是和我的凤丫头重了名儿了?”

两个女先生吓了一跳,她们只知道跟着叫二奶奶,哪里够资格知道王熙凤的名字?

鸳鸯上前笑着说道:“这可是我们二奶奶的大名,你们可少浑说,后面的可仔细着!”

反倒是王熙凤摆了摆手说道:“你说你的,重名罢了,这算的了什么。只要故事好,能逗我们老太太高兴,那就值了!。”

看到王熙凤这副神采飞扬的样子,贾琮心说也就是现在高兴,这小凤儿要是心情不好的时候赶上这事,抽她俩一顿嘴巴子都是轻的。

那个女先生也懂事,连忙站起来赔笑说道:“二奶奶恕罪,是我们该死了!实在是不知道这是二奶奶的名讳。”

王熙凤哈哈大笑道:“你只管说你们的,怕什么?!这天底下重名重姓的多着呢。”

见王熙凤的确不像是生气的模样,但也不敢在继续提这个名字了,这女先生又接着讲道:“有一年哪,这王家老爷让王公子去京都赶考,正好这一天遇到了大雨。王公子就找了一个就近的庄子躲雨,谁知道这地方也有一个乡绅,这乡绅姓李,”

话还没说完,王熙凤哈哈大笑的打断道:“难道那乡绅是个叫李纨的?”

众人听完又是一阵大笑,李纨啐了她一口,对着女先生说道:“你们接着说,不用理会这个破落户!”

那女先生赔笑道:“这位乡绅竟然和王老爷是世交,得知王公子的身份,便招了这公子到家里一见。说来也巧,这李乡绅年岁很大了,一直膝下无子,到老却得了一位千金小姐。这小姐的芳名叫作雏鸾,那是天生的才女,琴棋书画,无所不通。”

姑娘们正准备接着听呢,贾母直接打断了说道:“难怪叫这个名字呢,后面的也不用说了,我都猜到了,必然是这个王熙凤娶了这个雏鸾为妻了。”

女先生一愣,疑惑的说道:“这是我们才买来的,还没说给人听过呢,老封君怎么知道的。”

王熙凤在一旁笑道:“我们老太太什么没看过没听过?!便是没听过的,只听你说了个大概,也就猜着结尾了。”

贾母笑着点了点头,对着这些姑娘们说道:“你们记着,所有的这些书,其实都是一个路数,左不过是才子佳人,右不过是误会牵缘。这些故事最是没趣儿。把大户人家的女儿说的那样不懂规矩,还说什么‘佳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