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超级看本 > 时空穿越 > 红楼:我真没想造反啊 > 红楼:我真没想造反啊 第270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红楼:我真没想造反啊 第270节(2 / 2)

“江南这边的局势一定要慎之又慎,若不然被陛下有一丝不满,你回京后都会遭遇攻讦!陛下手下或许没有别的人,但是咬人的恶犬一定是有的。”

贾琮点了点头,太上皇死了,其实最大的受益者就是隆正帝,他是太上皇活着的时候名正言顺继位的,这就是他最有大义的地方。

而其他王爷就算是想要联合对付他,怕也是力有未逮!

而自己如今又是‘双面间谍’的身份,要是将来隆正帝真的疯了,自己会直接成为一个弃子。

这样算起来,自己甚至还得暗着保护宁王,不让他早死呢!

贾琮啧了一声,真是计划不如变化快。

果然朝堂之上就没有什么真的站队,全都是看利益如何罢了。

贾琮揉了揉鼻梁说道:“林姑父,依您之见,陛下会立刻启用新法么?或者马上找一个地方作为试点?革新吏治的想法,从年后就不断的传出来,显然是陛下的一点试探。”

“可见陛下已经有些等不及了,在试探朝臣的态度。如今太上皇驾崩,陛下是唯一的天子,这种情况下,会不会心急推广新法?”

听到贾琮的第一反应是问新法,林如海就知道贾琮之后的大部分后手,要么是靠在新法这边,要么是利用新法的大动静掩饰后手的动静,想到这,林如海摇了摇头说道:“现在朝堂上大部分都是太上皇旧臣,陛下没有将他们收服瓦解大半的时候,是不会动手革新新法的。”

“新法的第一步一定是吏治,吏部尚书陈升虽然没有进入军机,可执掌吏部二十余年,门生故吏遍布天下。”

“军机大臣庞寅和平国公赵啸,虽然一直以来被人戏称墙头草文武之首,可他们能做到这个位置,本身就已经说明能力了。”

“若是他们俩没有明确的站到陛下身后,陛下的新法就不会妄动。现在陛下看似唯我独尊,可对平国公的忌惮必然是最高的。”

任何时代的新法都是从下开始,第一步必然是吏治,只有这一步做好了,之后的新法才能实行下去。

可听到林如海后面说的两句,贾琮有些疑惑的问道:“开国一脉当初投靠的时候,陛下欣喜若狂。如今赵啸投靠的话,陛下怎么还会忌惮?”

“陛下现在缺的就是兵权,而且赵啸几乎可以影响大半元平一脉的决定,他投靠过去以后,陛下就是当之无愧的天子了。”

军权,永远都是一个帝国最重要的力量,隆正帝之前为什么隐忍这么久?

就是因为他手上没有兵马,所以才对贾琮和开国一脉的投靠欣喜若狂。

如今大乾七成左右的军权在元平一脉手里,而平国公赵啸几乎可以影响命令七八成的元平一脉。

这种手握大权的人若是带着元平一脉投靠过去,不管将来新法成功与否,都会被隆正帝倚重。

林如海笑着摇头说道:“这无关乎平国公是否投靠,因为陛下的手上没有可用的值得信赖的人去替换元平一脉。平国公就算投靠过去,元平一脉依旧是平国公的元平。”

“只凭借着丰台、蓝田、山岽大营和一些中立派,陛下并不敢冒险和所有朝臣做对。更何况,陛下也未必信任你们。”

“而中立派也未必现在就会拥护陛下,这里面涉及的东西太多了。再加上现在大部分的太上皇旧臣,都是当年那些律法的受益者。”

“现在让他们抛弃家族利益,狠狠的割自己一刀,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毕竟,这是家天下的时代!便是读圣贤书的人,也都是先家后国。”

“再说还有都察院和六科给事中在,陛下也没那么容易颁布新法。都察院御史和六科给事中的都给事中可都是出了名的硬骨头,陛下一时半会压不服他们。”

贾琮点了点头,都说做皇帝的是九五至尊,一言可以决定天下人生死,天子怒则伏尸百万。

可那都是开国前两代的武皇帝或者完全掌控朝廷的中兴之帝王。

秦朝、汉朝和这个魔改版的唐朝加在一起两千多年,也没出几个这样的皇帝,大部分的都是循规蹈矩的,或者是庸碌无为的。

本朝的太祖高祖是这样的口衔天宪的天子,可太上皇和隆正帝绝对不是,要不然太上皇也不用退位了,隆正帝也不用小心翼翼的这么多年了。

别的部门和律法规矩不说,现在就有六科给事中可以驳回皇帝的政令和圣旨,都察院言官时不时的就这隆正帝的错处狂喷。

而六科给事中和都察院的所有老臣都是太上皇时期的臣子!

六科的掌印长官都给事中不过是正七品,下有左右给事中为从七品,另还有给事中(从七品)若干,各科人数不同。

但六科的权力确实非常大,共有三种权利。

“封驳”:即是辅助皇帝处理奏章,皇帝下达的任何旨意如果存在不合理之处,六科给事中都有驳回的权力。

“科抄”,“科参”:即是稽察六部事务,遇到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可以及时和都察院沟通,然后上奏参一本。

“注销”:注销是指圣旨与奏章每日归附科籍,每五日一送备案,执行机关在指定时限内奉旨处理政务,由六科核查后五日一注销。

文人们和贾琮他们这些武将不一样,武将求的就是一个功成名就、荣华富贵、封妻荫子,最高的追求就是封狼居胥、勒石燕然。

而文人则是狠得一逼,别看他们平时文文弱弱的,一旦遇到一个能扬名千古的机会,马上就能脑袋一热直接撞死在金銮殿上!

这些六科给事中的人和都察院的人一样,都是直肠子的人,要不然也坐不了这个位置。

从做这个官的时候,就准备死在任上的。

听起来很离谱是吧?

但是本朝有一条太祖时期的立法:不因言获罪。

所以高祖、太上皇、隆正帝饱受其苦,高祖皇帝在驾崩之前,特意提拔了一批言官留给太上皇之后才咽气,太上皇退位之前,又提拔了一批言官留给了隆正帝。

他们虽然都烦这些人,但也知道这些人才是大乾的骨头。

而这些人作为太上皇老臣,哪怕是知道现在效忠隆正帝是对的,在政治和自身方面都是正确的,可他们也绝对不会现在就靠过去,无他,只因为两个字,风骨!

所以隆正帝想要现在就改太上皇时期的律法和规矩,六科给事中绝对会毫不留情的驳回!

更何况还有老二老九和宁王的阻挠,隆正帝想要真的实行新法试点,最少也要一年多的时间才行。

这段时间里,他还要不断的往朝中填充自己的人,在不断的拉拢太上皇旧臣过来。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