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余呆了呆,“……看什么?”
姜焉说:“不是舌头痛吗?我看看。”
宋余脸更红,下意识闭紧嘴巴用力摇头,姜焉心更痒,武将粗糙的指腹摩挲线条流畅的下颌,捏住了,指腹压了压嘴唇,缓缓地来回逡巡道:“五郎乖,张嘴。”
二人挨得太近,宋余一颗心脏好似被攫住了,脑子乱成一团,全然失去了反应,竟应了姜焉的话。那一瞬间,不知是不是错觉,姜焉那双淡绿色的瞳孔竟骤然变得深沉,如两颗珍稀的碧绿宝石,一汪凝碧深渊。
“菜不合胃口吗?”
屋内,姜焉和宋余坐在一起,桌上是齐安侯府厨子备下的晡食。蟹粉狮子头,黄姑鱼,三笋煨火腿,虾油豆腐,还有一碟荤油炒就的瓢儿菜。姜焉常年戍边,不是个精细人,桌上这几个菜,可算尽都是给宋余备着的。当中那道三笋煨火腿所用的火腿可是费了一番功夫才得来的珍品,三笋是天目笋、问政笋、冬笋,高汤文火细细煨了几个时辰,咸香鲜美。
宋余“啊”了声,面颊红晕还未褪去,抬头一触及姜焉的目光,顿时被烫着了似的,舌头好似又成了别人的,被肆意品尝作弄,齿尖也泛起了被手指顶开,抚摸的感觉。宋余顿时耻得脸都想埋碗里,姜焉却很是餍足,笑盈盈地瞧着宋余通红的那截脖颈,道:“你不是爱吃蟹粉狮子头吗?我专请了厨子做的,还有这道煨火腿说是他的拿手菜,五郎品鉴品鉴,比起你府上的厨子怎么样。”
姜焉没有再提那茬事儿,宋余稍稍松了一口气,他也来过齐安侯府许多回了,自然知道姜焉这是特意给他备下的,抿着嘴笑了下,也没扫姜焉的兴,当真提箸细细地品味起桌上的饭食来。兴许是自幼长在边关,宋余虽不骄奢挑剔,到底在京都娇养了几年,他认真地一一尝过,说:“这道蟹粉狮子头比咱们上回在酒楼里吃的好吃,肉质细腻,火候拿捏得恰到好处,的确很是不错。”
“文政山笋产自徽州,有一年开春时趁着时令舅舅送了一些来,用鸡汤煨着很是鲜美,”宋余说,“没想到用火腿滋味儿更是丰美醇厚。”
姜焉一个外族将领哪儿知道三笋是哪三笋,又产自哪儿,只知道是笋干煨火腿,听宋余如数家珍,姿态从容闲雅,俨然世家养出的清贵公子。他不由得恍了一下神,若没有风雪关那一战,京都那些为人称赞的世家公子中未必没有宋余一席之地。即便是不从军,宋余也是耀眼无比的。
姜焉又想到那日见过一面的宋廷微,还有那位只闻其名却不曾亲见的老长平侯,心里就有些打鼓,他爹娘倒是好说,总归皮糙肉厚,不过挨几顿打。自己可是想将宋余拐走,宋家人肯?更不要说他还是宋廷玉的独子。
宋余瞧见姜焉盯着他,一会儿高兴,一会儿发愁,不由得奇怪道:“……怎,怎么了,我说的不对吗?”
姜焉直勾勾地盯着宋余,道:“五郎,你说我要是将你拐跑了,你爷爷会不会想打死我?”
宋余微怔,诚实道:“说不好。”他又笑,“你不是说踏星脚程快,爷爷和舅舅追不上吗?”
姜焉道:“那是玩笑话,你爷爷和舅舅是你长辈,我哪儿能真的拐了你就一走了之。
宋余看着姜焉,抿着嘴唇笑了一下,道:“要是爷爷不答应怎么办?”
姜焉认真道:“那我就去求他,求他让你嫁给我,我嫁给你也好,不管怎么样,我们是要在一起的。”
宋余望入他幽深专注的瞳中,心软了软,道:“爷爷要是打你,我就拦着他,你跑快些。”
姜焉闻言笑了起来,道:“不跑,打不死我就不走。”
宋余:“……打死了还怎么走?”
姜焉一噎,哼哼唧唧道:“五郎,你说我们像不像一对苦命鸳鸯,就跟戏文里的,”他指了指宋余,“肤白貌美的富家姑娘,”又指自己,“一穷二白的书生,没皮没脸地妄图拐了姑娘私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