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的林郁盛仍然驾驶家里那辆骡车。
公务车有点小,林泽他们只能把一小部分行李挪过来,而且这车磨损不小,估计半路还有车轮报废的风险。
免费的东西, 林泽也不敢有过高的要求, 多一辆官方制式的马车,肯定比没有强。
“真小, 要两人同一辆, 东西都装不下多少了。”林泽转头跟他爹小小吐槽一句。
林郁盛挥动鞭子,“那还是得名字靠前的才有机会, 那些排后头的, 县衙连破车都没得给, 这好歹也比自己出银子强。”
“好吧好吧。”林泽认了。
安阳县学风浓厚, 一年中考上秀才的可不少, 再加以前那些。
科考时要用县衙这些公车, 要么有背景, 要么按成绩排名来。
家里有银钱的,人家只要领一面‘礼部会试’的黄旗就行,不稀罕这破车。
林泽他们走的这段官道很宽, 两辆车并行毫无压力,加上这时节路上行人少,林泽为了聊天,干脆跟他爹并行走。
“爹,我昨儿听那师爷说,安阳县在这上面的经费不多,一共就三辆。”刚开始赶路,大家精神都挺好,没什么事,林泽就忍不住闲聊起来。
“县尊大人是卖了咱们很大的面子,才舍得拿出来。县衙平日办差都得用这些车,科考士子若是去问。他们定然说没有了。”这种事,林郁盛还是相当清楚的。
考生公车、津贴政策是有的,但各地根据实情落实罢了。
像他们原先老家柳头县那边,全县赋税收入就那么点,连年欠朝廷税款。
别说破马车、骡车,你就是叫他们弄个手推板车也没有。
林泽自己也是混过单位的,知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事。
“借出去,赶考路迢迢,牲口半道死了。或者科考士子一直在外求学,好几年都不还回来,县衙等于白送出去。不好意思要,万一人家高中,没得为这个事得罪人。”林郁盛看了眼林泽,不知他真明白还是别的,干脆说个透彻。
林泽受教,抬头看向远处阴沉沉的天,“爹,如此肃穆之景,您作诗一首吧。”
林郁盛没对儿子这股勤快劲意外,因为林泽在书院念书,父子俩经常通信交流学业,只是话题转得有些突然,“咱们一人作一首,以一炷香为期。”
林泽已经不是以前刚来时,对作诗这事感到抓狂的状态。原身基础加语言学习(文言文)环境,再有名师指点,自己肯下苦功夫,这个短板已经被他拉上来。
借景抒情,先观察周围风景,选定对象,再根据韵脚构思句子。
很快父子俩就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好一首诗,林泽的是前面描述冬日暗沉景象,最后一句来个一百十八度大转折,表达冬日风雪再肆虐,春天的暖阳依旧会如约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