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道好,像你们一样,有功名傍身。再也不用像咱们一样过日晒雨淋,从早干到晚就混个半饱的苦日子。”
曹寡妇这话,几乎是家家户户的心里所想。
一众老头、汉子还有后面围着看的妇人,脑袋飞快点着,眼神也一下子变得虔诚又迫切。
以前在柳头县时没有法子,私塾少,束脩高。
安阳县这边他们是打听过的,价钱不一。
便宜的老童生自个儿开的私塾,一年才二两银子的都有。
大伙如今咬咬牙,真就有不少人家能把娃子送去念一念书的。
“大伙要听我说一说,那小子就讲讲我自己的见闻。族亲们可做参考,具体事宜,要看自家情形,不可全听我这些啊。”
林泽先来一个免责声明,出去混的,这都跟呼吸一样自然了。
三叔公板着脸扫一圈,“都是当家作主的人,念不念书又不是你按着他们脑壳去的。还能怪你身上?看我不抽他。”
大伙哈哈笑着应承保证,知晓三叔公是故意这样说的。
当然也是避免确实有个别人拎不清的,到时候背地里埋怨。
林泽露出一口整齐的牙齿,这事还真得他来说,仗着年纪小,有些话说得理直气壮,他爹可就不方便了。
“咱们家里有那个本事的,可以先送去不用太贵的私塾念一两年,就学认字,学打算盘,看得懂官府告文就成。
不必一开始就送去那些专门奔着科考的学馆,都还不晓得娃子适不适合科考。
那些馆子束脩不便宜,课业重,娃子不一定能念下去。到时候不仅银钱花了许多,还没有大伙想要的功名,不如去那些便宜些的私塾来得实在。
若念了一两年,问问娃子在念书上如何?去私塾跟夫子谈谈,是否能有科考的希望。
若是品性端方的夫子,定然会如实相告。他自己教不了,会主动跟你们说去别的更好的私塾去念书。”
林泽的话告一段落,大伙听完眼睛发亮,觉得这法子却是有道理,可行性高。
而且附近这样比较便宜的私塾是有几家的,他们娃子去念书。
中午饭食带着去,晚上回家吃饭,这一块就能省不少。
真有天分的,到时候送去镇上更好的私塾,一步一步走,娃子将来说不准,真能给家里一个大惊喜!
太阳真是晒得人暖洋洋的,说得起劲,身上觉得热,要脱件褂子才行。
林泽等大家热烈讨论得差不多后,继续道,“我在县里同北山书院、清溪书院的山长有几面之缘,日后咱们村哪家娃子有出息,能考这两间书院。我可修书一封,给山长推荐一二。”
老师的书可不能白送,林泽私心是想林家村多出点有功名的人。
他家人丁单薄,就算父子俩能在朝中为官,队伍力量还是太渺小。
村里这些都是后备力量,血缘亲族的关系是天然的信任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