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她自己身上也没有力气,终是腿一软,也一同跌倒在了涟漪万千的青砖地上。
“乔乔。”
宁澈缓缓抬起双手,展开手掌,挡在夏绫的头顶。
“回去吧,你还生着病。”*
夏绫用力摇头,哽咽到:“阿澈,你心里有多痛,我就有多痛。你有多难过,我就陪着你一起难过。”
宁澈嘴角颤了颤,不知是哭,还是笑。
他捧住夏绫的脸,用指腹轻轻擦去她脸上已与雨水混合不清的泪痕。
“让你夹在中间,也很辛苦吧。”
夏绫先是摇了摇头,但而后,却又使劲点了点头。
“阿澈,我们到底,该怎么办呢?”
宫墙之中唯有雨声潸潸,天地静默,无人能给这个问题一个答案。
只有小铃铛,踱步到两人中间,在夏绫与宁澈的怀中,蜷起身子卧下。
它并不懂为人的悲欢喜乐。它只是知道,只要这两个人都在,即便是在这风雨飘摇中,它的家也依然还在。
第77章 前尘(十一)
◎那不然还能怎样呢?得活着啊。◎
宣明二十六年,秋。
针工局中,夏绫正坐在绣绷旁,与同伴一起劈着丝线。掌事姑姑正在这时疾步进来,开口便问到:“现在谁有空闲?跟我去慈宁宫送趟衣服。”
宫女们闻声皆抬起头来,倒是每人手中都有各自的活计。
掌事姑姑利落的环顾了一周,目光落在了夏绫身上。
“劈丝这事一个人也能做,你跟我过来吧。”
夏绫连忙起身应是。
漆盘中放置的是一件石榴金色的云锦长袄,在阳光的映照下粼粼泛光,流光溢彩,华美非常。
夏绫知道这料子是极珍贵的,每年都要从南直隶特供入京,连宫中的妃子一年都不见得能得上一匹,因此她将漆盘端在手中也极为小心。
她小声问到:“姑姑,送衣服这事,一般让奴婢们去就行了,这回怎还要您亲自去送?”
掌事姑姑姓孟,还不到三十岁的年纪,凤眼细眉,发髻总是梳的一丝不苟,是副干练的样貌。她做事总是风风火火的,却对针工局中的宫女们都呵护有加,自夏绫到这里来当差后,对她也有过不少照顾。
孟芸边走边说:“嗐,这衣服一看便是给慈宁宫那位小纪姑娘的。一遇上与这姑娘有关的事,太后娘娘就格外上心,我亲自去伺候能放心些,省的你们这些年纪小的应付不来。
夏绫轻轻说噢,心道原来是瑶瑶的衣服,难怪这样好看。
两人走至慈宁门,孟芸却低低呀了一声。
夏绫忙问:“姑姑,怎么了?”
孟芸压低声音道:“我见銮驾在门口,万岁主子大概也在呢,一会进去伺候时谨慎些。”
提到宣明帝,夏绫不由得心头一紧。他是至高无上的帝王,也是阿澈的父亲,夏绫对他既有怨恨,也有惧怕,不知他是否还记得自己在移棺当日对他的不敬。
孟芸向门官禀明了来意,由内侍引着入了宫门。她同夏绫在廊下候了片刻,便见太后身边的姜颖嬷嬷自正殿打了帘子出来,向她唤到:“小芸子,娘娘喊你进去呢。”
孟芸立刻带上了一脸喜庆的笑容,上前见礼道:“有劳嬷嬷。几日不见,您这气色倒是越发好了。”
姜嬷嬷笑骂道:“就你这丫头会说话。”
她领着孟芸与夏绫进了主殿,往太后正居的暖阁中走去,边走边道:“娘娘,小芸子来了。”
孟芸礼数周全,走到太后跟前跪下磕头到:“娘娘万安,小芸子来给您请安了。”
夏绫跟在她身后,也连忙跪下,将身子伏的极低。
显然,孟芸这性子,在太后跟前也是极吃得开的。太后见了她也高兴,抬了抬手让她起来:“你这忙人,怎么今日得空到哀家这来了。”
“娘娘这样说,倒让奴婢羞愧了。”孟芸笑得落落大方,“奴婢那些杂事,哪及得上伺候娘娘重要。这不一有在您跟前露脸的机会,奴婢就巴巴赶紧过来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