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175章</h1>
皇后暗示过。
要不然一劳永逸,让太子直接登基?
只是不管纪雨还是纪霆,都当做没听懂她的暗示。
纪
雨心道。
等太子登基,那不就是下一个皇帝。
皇上会玩制衡,臣子为何不能。
再说。
她三哥哥五哥哥要做的事,都是对朝局有利的。
在纪霆还未说话时,纪雨那边竟然已经料理好此事。
皇后再也没有提起。
这让纪霆吃惊之余,齐宜书倒是不诧异,她已经准备好的去越池府了
纪霆离开京城时。
纪雨甚至跟他保证:“三哥哥,你们尽管去做就好。朝中有我。”
她不会看着皇上或者太子等人阻碍三哥哥他们办差。
更不会看着他们肆意妄为,欺辱大伯等人。
她自幼学圣人处无为之事,行无言之教。
皇上太子等人,就要以身作则,否则就不能被称为圣人。
如今她正好在这位置上,便要督促他们才是。
纪霆心里默默赞了句。
这样一来,对他要做的事,确实是有利。
虽不知这样的状态能持续多久。
但他一定会尽自己所能。
找到良种,让更多人从温饱里解放出来。
才有精力做更多的事。
做好准备之后。
原本的从九品翰林待诏,直接成为正四品的知府。
不日便要去越池府上任。
这地方说好不好,说坏不坏的。
但纪霆过去,只有一个目的。
找到稻子良种,让粮食增产。
这一次,再也没有人口称纨绔。
因为大家都知道,纪霆想做到的事,就一定能做到。
他们家起起伏伏多次。
哪一次不是为百姓做事。
而这一次,他一定也会成功的。
之前跟着他的王县丞,刘主簿,贺捕头等人。
在纪霆做翰林待诏时就没有离开。
现在去做知府,必然同往。
不少人都说他们三人好眼光,那种艰难的时候都没走。
如今能跟着去做知府的副手,确实是他们应得的了。
可熟悉他们的人都知道。
他们这次出发,为的不是自己。
为的是粮种。
更好的粮种。
第107章 第107章正文完结
纪霆离开京城那天,不少人都过来送行。
等他离开之后,很多人发现一件事。
京城,怎么不热闹了。
不是说集市不够繁华,也不是说人不够多。
就是不够热闹了。
纪霆一回来,就引得各方骚动。
现在他走,似乎又恢复平常。
没办法,他走到哪都引人注目。
朝中也恢复了平静。
主要是皇上在养病,没有那么多幺蛾子。
太子是个极听劝的。
好处是听劝,不好的地方,那就太听劝了,似乎谁说的话他都听。
但对他影响最大的,还是侧妃纪雨。
有人说,太子有扶正纪雨的意思。
毕竟她为人聪慧,又颇有贤能。
还是皇后觉得她家世不够好。
单看纪家,纪伯章在户部为官,户部右侍郎,乃至入阁指日可待。
下面的纪霆年仅二十三,已经去越池府做知府。
再有纪风也是颇有手腕,在外面做官做的很是不错。
那再往下的七妹纪晴,书画本事堪称一绝,她相公是探花郎,做事有些狠辣,还好也有底线。
再往上数,纪家二姐夫文元青,考上进士之后,正式接手自家书院。
听说,跟纪霆商议过后,单开了一门工科。
也算力排众议。
说是听纪霆的肯定没错。
这样的家世其实已经不错了。
皇后那样说,颇有些吹毛求疵的意思。
暗地里有消息说,她想推自己娘家的女孩做正妃。
但一来二去的事,这事僵持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