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党,他的用人理念就两条——一,不作奸犯科。二,能做事,并达到他的要求。 只要达到以上两条,姬安并不在意人是哪一党的。 但,马德言这一派现在明显就不太符阖第二条。 于是姬安决定再看看他们是否符阖第一条。 经飞廉军调查后,若有作奸犯科者,不必多说,自是法办。若符阖第一条,那可以把人放到没有理念冲突的岗位上,能干得好就继续用,干不好也就顺理成章层层降职至罢官。 这番操作得耗点时间。比起这个,姬安更看重的还是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翌日,姬安和上官钧再次早早出京。 昨日上官钧接报之后,就让人回去通知军器监准备。因此两人没去作坊,直奔实验地。 姬安和上官钧下了车,被军器监众人迎着往观看的高台去。 w?a?n?g?阯?f?a?b?u?页?i????ù?????n???????????????? 一路上余老都颇为激动,一直在感叹先前那本书中的用料配比和器物设计之巧妙。姬安都有点担心他的血压,用系统给他做了个探查,不过大概是这段时日御医调养得有点成效,余老的身体比上回要好些。 众人上到高台,望下去便是一大片开阔的平地,上方竖着好几圈草垛。 上官钧看一眼军器监,吩咐:“准备好了就开始。” 军器监应过是,对手下使个眼色,便有几人去调整架在高台上的床弩。 姬安看那架床弩极为复杂且庞大,问:“这床弩的射程有多少?” 余老回道:“这是三弓床弩,可达七百余步,约二里多地。” 姬安心下算了算,就是大概1000米多点,相当远了。 余老看那边上好弦架上箭,调好了角度,便道:“请陛下与大司马做好准备,炸起来动静不小。” 姬安期待地点头:“来吧。” 随着一道破空的啸声,弩箭发射出去。几乎只是眨眼的工夫,箭头就撞击到下方远处的地面。 下一刻,先是一道泥土冲天而起,彷佛有一股巨力在瞬间破土而出。紧接着,那样炸开的泥还一道接着一道。 不停不断的轰鸣声传上高台,哪怕隔着那么远的距离,光是看着,都能让人感受到那恐怖的威力。 待爆炸停熄,众人耳边彷佛都还残留着那轰鸣的回响。 军器监的人哪怕已经见识过,再看一次依旧激动不已。更别说跟着姬安和上官钧来的人,头一次看到的羽林卫都不禁张大了嘴,错愕得呆愣良久。 姬安也非常惊喜:“还是连环雷!” 余老笑道:“考虑到骑兵冲锋是一排排冲上来,这样只要引爆其中一个,就能炸掉一整排。” 姬安:“用空雷测试过引爆机关吗,人踩上去能不能引发。” 余老:“目前对人跑过或走过的力道还不是很灵敏,引爆率仅有六成,但马匹踩过能达到九成。” 姬安满意地点点头,这么短的时间就能把书里的内容复刻到这个程度,已经是很高的效率。 众人等过一会儿,便有一支队伍扛着下方的草垛跑到台上展示。 垛把上有用朱砂写的数字,不少草垛上都扎着许多铁片,有的草垛甚至如同整个炸开一般。姬安留意到那些几乎烂掉的草垛,垛柄上写的数字都挺小,心里立刻有个猜测。 果然,余老接着就介绍:“藏在地雷里的铁片会随爆炸一同炸开,二十丈以内都有极大杀伤力。草垛柄上的数字是和地雷之间的距离,近距离下的草垛会被众多铁片射穿,几乎全烂。” 上官钧插话问:“现在这样的连环雷制了多少枚,能否马上运往河关。” 余老一愣,想了想,回道:“目前打出来的料,能再组装三十余枚。但还没有测试过稳定性,不方便进行运输。” 上官钧:“那就运到河关再组装,你派几个弟子过去。别的先停一停,作坊继续加紧打造。到月底能再有多少枚。” 余老默算片刻:“最多也就再造二十枚。现在会造的人手有限,工艺还没有向全作坊推广。” 上官钧:“二十也可以,多一点算一点,月底再送一次过去。这事我会让飞廉军负责。” 旁边军器监连忙应了是。 姬安看他布置完,再问问军器监有没有难处,以及让余老保重身体,也就结束了这一回的视察,和上官钧一同回京。 回程途中,姬安问:“河关那边有新情况?” 上官钧便从袖袋中取出一张纸递来:“出京前刚收到的消息。” 来的路上姬安在车里补觉,并不知道这事。 姬安接过纸展开,见上面写的是图国在河关那边守将换了人,现在是一个叫木哈图的将军,并且身边跟着一位图国皇子。 上官钧:“木哈图是图国先帝的心腹,也是勇猛不亚于皇甫雄和皇甫烈的强将。他身边那个皇子,应该是指先帝的儿子,现在这个新任小皇帝的侄子。” 姬安明白过来:“你担心木哈图不服孙氏,另立新帝?” 上官钧:“如果木哈图有此野心,必然会南取河关。” 有了河关,既能放牧也能种粮,也就有了良好的后勤保障,才能与图国抗衡拉据。 姬安一叹:“那是得赶紧送过去。不然看到我们开田,怕是更刺激得木哈图早动手。” 上官钧:“最好的结果,还是孙氏能收服他。” ○● 不管是河关开田,还是京中查人,事情都得一步步去做,需要的时间总少不了。 再一次让姬安吃惊的,还是研究成果。 一月底,杨微就把晒盐场模型端到了姬安和上官钧面前。 姬安不得不感叹,可能热衷于研究的人,身上多少都带着点狂人属性。 模型使用从海边运回来的滩泥制成,一块块小盐畦就像高低错落的水田,和姬安在系统实验室中见到的几乎没有多少差别,完全复现了书上的描述和插图。 整座模型放在一只大盆中,盆里还装着海水。杨微用手划拨着海水,给姬安和上官钧展示了晒盐第一步——纳潮,既涨潮之时海水会自动进入池中,之后只要落下水闸即可。 姬安绕着占去半个桌面的模型转了两圈,不由得赞道:“好手艺啊。” 杨微笑答:“多亏了黄总管寻来的手巧工匠。” 姬安问:“试过制卤了吗?” 杨微就道:“最近都是阴天,而且天还冷,恐阳光不够烈。” 姬安给他出主意:“直接点个火把烤呀,这模型又没多大。” 杨微听得双眼一亮。 姬安不好拿系统的实验报告给他看,只说了说方法:“寻个测温的法子,将火把挂到合适的高处。这么点海水,估计一两日就能出盐。” 杨微于是兴高采烈地搬着模型回去了。 五日之后,杨微再次带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