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1980巴山猎耕记 第255节</h1>
“是该早点回去,路上小心哈!”韩学恒笑着叮嘱了一句。
宏山要买的东西,早在陈安等着给猎狗挂针的时候他就已经去买好,两人往回走的时候经过供销社,陈安顺便进去买了些糖果,带回去给两个侄女。
另外就是滚滚所需要的牛奶粉,陈安可没忘记。
看着陈安和宏山钻进供销社里面,杜春明冲着韩学恒说了句:“这弟娃儿挺会来事!”
“确实不错,也是挺有本事和想法的一个人!”韩学恒赞同地点点头。
天色渐晚,外出忙碌的山民,大都已经归家,一路上见不到什么人,挺清净。
今天去见陈平的事情,陈安并没有避讳宏山。
听陈安让陈平到时候好好学技术,并且找大叶茶嫩枝回来扦插的事儿,宏山有些好奇的问:“狗娃子,伱让平哥弄大叶茶枝条回来扦插干啥子?”
“我准备让他以后弄个茶园,自己栽培茶树,到时候自己采摘,鞣制加工成茶叶,是个不错的出路。”
在宏山面前,陈安没什么好隐瞒的,而且,他也正准备跟宏山好好说说,有的事情,可以开始提前准备了。
“茶园?你这是准备私人单干,上边允不允许哦?”宏山有些担心地问。
“快要分田到户了,以后不再吃大锅饭,各家忙各家的,想种啥子,还不是自己说了算,这个事情你应该是晓得的撒。”
宏元康身为保管员,天天跟陈子谦在一起的人,上边有些什么动静,他也能先知道一些。
分田到户的事情,宏山其实也清楚是大势所趋,早晚的事儿,只是没有传开。
话是这么说,但在山里,地里其实转来转去,种的就是那几样。
旱地除了种植苞谷、红苕、麦子、洋芋之类的东西,也就是河边为数不多的水田能栽上一季水稻而已。
只是各自忙各自的,节省出不少时间,可以用来做其他副业。
作为自己最好的兄弟伙,陈安自然不会落下宏山。
“我哥家在的青沟,别人看不上,但是那山沟沟里面云雾缭绕的环境,很适合种茶,不然你以为我为啥子让我哥搬到青沟了,就是为了先占位置,方便以后发展撒!”
陈安笑着解释。
“种茶能赚钱蛮?”没接触过这些事情,宏山对于这些方面的事情,有些不太明白。
“当然能赚钱,山里山外的人都离不开茶叶,这东西一直是有销路的。而且茶树这东西,一年四季都在发芽生长,那可是能在春、夏、秋、冬季节都能采的。
当然了,最好的茶是春茶,秋茶次之,最差的是夏季采的茶,冬茶很少有人采,目的也是为了让茶树得到修养。
这是一年到头都可以干的活计,栽上一园,打理好了,就可以采摘多年,肯定能赚钱撒!”
对于这件事,陈安非常笃定。
尤其是在八九十年代,似乎是国内茶叶紧缺,加之要大量出口,他是亲眼看着山里山外的茶园遍地开花的,不赚钱,谁搞这玩意儿。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陈安自然会把握这最早的机会,茶树栽上去等上三四年成林了,到时候正是好做生意的时候,只要加工的好,不论是厂家收,还是自己炮制出售,都不成问题。
“听你这么说,你选在盘龙湾,肯定也是早就有想法的了?”
宏山明显来了兴趣,也听出了陈安的言外之意。
陈安微微点点头:“是有一些想法,地方偏僻安静,水也方便,路也修通了,我是有一些种养殖方面的想法。”
“跟我说说撒!”宏山忍不住催问道。
“在我的想法当中,准备开辟一个药园,种杜仲、厚朴、金银花之类的东西,还可以搞点养殖,比如黑猪、黄羊!”
陈安所说的这些,除了黑猪,其它的都是属于特产,后世的地里标志产品。
至于黑猪,他心里想的就不是追求高产,土法喂养,不用饲料,做成精品肉类,也很不错。
他在这些日子想了很多,多少有点雄心勃勃的意思,但事情总得一步步来,一下子也做不了那么多。
“没看出来,你娃子有那么多想法!”
宏山的兴趣彻底被激起来了:“那你能不能跟我说说,我那里能干些啥子?也给我出个主意撒!”
“早帮你想好了,不然你以为我为啥子建议你到麻柳坡那里盖房子?一是因为那里靠近大路,确实方便;
二来就是那里的山坡也是一片些山石旮旯,别人看不上,但却是个种植木耳的好地方。”
陈安之所以这么说,那是因为上辈子的时候,宏山就是外出闯荡了几年,学了木耳培植技术,就是挑的麻柳坡那片地方摆弄的木耳培育。
和传统的砍青冈木回来堆放,到山里找木耳菌种回来接种不一样,宏山自己培养木耳菌丝,培养出来的菌种,让木耳的产量一下子翻了数倍,而且质量很好。
木耳一向是一种顶好的食材,同样的价格,在更高的产量和质量下,自然让他成了能借此赚钱的主。
也就是种植木耳以后,成了村里为数不多能把日子过得红火的人。
整个石河子村,到了两千年的时候,就两座小别墅,一座是混到镇上的赵昌富家的,另一座就是宏山家的。
而现在,赵昌富家已经废了,再翻不起浪花。
“还可以搞其它的事情,比如种植猪苓…你现在也不用着急,得看看情况,稍微稳定再说,不然生意不太好做,可以先跟着我干。